《菜根譚》是明朝道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成書于萬歷年間。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體現(xiàn)了漢族傳統(tǒng)道德生活化的傾向。
《菜根譚》文辭優(yōu)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fā)向上的經典著作。
一、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對于過去的事情后悔,不如去預防即將可能發(fā)生的錯誤。
二、 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欲嗜好,不成心體。
大自然如果沒有風月花柳,就算不上是大自然;人心如果沒有感情欲望、興趣嗜好,就算不上是一顆完整的心。
三、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處在富貴的情況下,要了解貧賤的痛苦;當年壯年的時候,要能想到衰老時的辛酸。
四、 炎涼之態(tài),富貴更甚于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炎涼的世態(tài),在富貴的人身上會比在貧窮的人身上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妒忌的心理,在親人的身上會比在外人的身上表現(xiàn)得更加厲害。
五、 金自礦出,玉從石生,非幻無以求真。
黃金是從礦砂冶煉來的,美玉是從石頭雕琢來的,不除去假的就不能得到真的。
六、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業(yè)。
盡力去追求沒有成功的事業(yè),不如去盡力保全已有的事業(yè)。
七、 魚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
魚是有了水才能游動的,卻忘記了水;鳥是借著風力才能飛翔的,卻不知道還有風。
八、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
天地會萬古常存,人的生命卻不會再有一次;人生只有百年左右的光景,時光是很容易逝去的。
九、 謝事當謝于正盛之時,居身宜居于獨后之地。
引退事業(yè),最好是在事業(yè)鼎盛的時候引退;為人處世,最好是在與人無爭的情況下處世。
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靜而后知好動之過勞,養(yǎng)默而后知多言之為躁。
處在低處然后才知道登上高處是危險的;處在黑暗的地方然后才知道在光明的地方是過于暴露了;守住了安靜然后才知道四處奔波是過于辛勞了;習慣了沉默然后才知道話多是令人煩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