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我國北方古老的民族,他們的起源有“青牛白馬”之說,即一個騎著白馬的男人,和一個乘著青牛車的女人,在外野合而生八子,形成了契丹起源的“八部落”。
契丹的壯大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他們一開始是很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無法形成強大的聯(lián)盟。一直到唐末五代時,耶律阿保機橫空出世,完全統(tǒng)一了契丹各部,并不斷東伐西討,南征北戰(zhàn),終于在后梁時稱帝建國,國號契丹,是為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還時常揮師南下,侵擾中原,但在跟后梁、后唐的較量中,強大的契丹騎兵一點都占不到一點便宜,反而屢戰(zhàn)屢敗,直到他的兒子耶律德光即位(遼太宗)仍然打不過后唐,但石敬瑭橫空出世,把幽云十六州拱手相贈,圓了一個原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
遼國此后和北宋、西夏不斷發(fā)生戰(zhàn)爭,并繼續(xù)征服異族,一直到蕭太后和遼圣宗時期(以澶淵之盟為時間點)疆域穩(wěn)定下來并達到鼎盛。
遼有兩個國號,另一個是契丹,我們的歷史書上習慣于稱呼遼,他們的皇帝也被稱為遼太祖、遼太宗、遼圣宗等等,但在世界范圍內(nèi),契丹這個國號影響力更大。
強大的契丹不但與宋、夏等政權(quán)有密切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跟俄國、中亞、西亞等國家也有頻繁的往來,這些國家都不稱遼而稱契丹,在他們看來,契丹就是中國。
直至如今,斯拉夫語族國家對中國的稱呼仍是Kitan,中國人則被稱為Kitanyes,這個單詞就源于漢語中的“契丹”,就連蒙古語、希臘語甚至中古英語都把中國稱為契丹。
女真的歷史也相當悠久,他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生,所以嚴格來說,女真不像契丹、蒙古一樣屬于游牧民族。契丹強大時,女真被征服,并且需要向契丹朝貢,背負著沉重負擔,因此對契丹的欺壓十分不滿。
契丹末期衰落時,女真恰好誕生了一個杰出領(lǐng)袖——完顏阿骨打,他起兵反遼,并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只花幾年功夫便滅了遼,2年后又滅北宋,制造了著名的靖康之恥。
金滅北宋后,繼續(xù)南下追擊,趙構(gòu)建立南宋與金對抗,雙方幾經(jīng)作戰(zhàn),達成紹興和議,金國的疆域也達到巔峰。根據(jù)《金史》記載,金國的版圖北至火魯火疃謀克(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南博羅達河上游一帶),東到日本海,西北到河套(內(nèi)蒙古和寧夏境內(nèi)賀蘭山以東),南達秦嶺、淮河一線,西至大散關(guān)(陜西省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達到361萬平方公里。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guān)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