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父母生孩子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有一種責任感,因為老一輩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生孩子是“孝”的一種體現。然而,到了現代社會,隨著醫(yī)學的進步,這種“不孝”的方式也開始慢慢退出舞臺,而“新型不孝”卻在逐步蔓延。那么這種新型的“不孝”究竟什么樣的呢?
1. 自己不帶孩子,丟給老人
當下,有一些年輕的父母,生活比較隨意,對自己的家庭,包括經濟方面都沒有過多地考慮,就連生孩子這種大事都沒有跟家里的老人商量,在生下孩子之后,就以工作忙為借口,直接把孩子丟給老人照顧。其實老人們往往會出于對子女的疼愛,對孫兒的不舍,被迫攬下這個任務,畢竟老人年紀也大了,在帶娃方面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作為子女也應該對父母盡孝,如果把自己的責任拋給父母,不僅是“不孝”的體現,更是對自己的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
2. 老人帶娃卻遭埋怨
現在有一些年輕父母,為了自己的工作,把孩子丟給了老人帶。可是一旦孩子出現什么問題,又只會一味地埋怨老人。比如,孩子的牙齒壞了,父母們只會怪老人給孩子吃太多糖,都沒有想過孩子是否淘氣,不肯聽老人的話,也從沒關心過老人帶娃的心情。有的父母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邋遢,就會責怪老人沒有把孩子照顧好,這種埋怨對老人來說是最傷心的,因為一大把年紀了,又被孩子數落,怎么可能會有好心情?
所以,選擇讓老人帶娃的父母們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畢竟不是自己親力親為的事,別人做得再好也會有不滿意的地方,而且父母們已經操勞了一輩子,不應該再讓他們這么辛苦。如果為了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那么請對他們包容一些,畢竟老人們是沒有義務帶娃的。
因此,如果父母能夠兼顧工作和孩子,最好還是自己帶,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系,同時也是孝順父母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