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單反相機已經是大家普遍使用的數碼產品了。
每個想要拍照的人,都知道:對準被拍攝物體,按下快門,一張照片就合成了。但是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相機到底是怎樣工作的?今天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我們市面上能買到的單反相機,它們的構成結構都是一致的,都包含著相機和鏡頭兩個主要部件。按住光線進入到相機的順序。首先,我們先從相機鏡頭的內部構造開始說起吧。
相機鏡頭的內部由很多塊濾鏡和光圈葉片構成。這些濾鏡就是我們常常在鏡頭的評測中說的“此鏡頭由多少枚鏡片構成”中的鏡片。由于不同廠商使用的材質不同,鏡頭內部的鏡片也各有區(qū)別。
比如我們常說的超低色散鏡片和螢石鏡片,由于在相機內部加上了這種鏡片,它們可以有效防止拍照出現的炫光或者色散現象,因此,使用這種鏡片的相機鏡頭拍出的照片成像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相機內部的鏡片,它們的數量和功能也不一樣。一個最普通的相機鏡頭中都包含著以下結構:前組鏡片,鏡片組、光圈葉片和后組鏡片。
并且,這些鏡頭的鏡片有些是可以移動的,有些是固定在鏡筒上面的。比如前組鏡片,它就是固定在鏡筒上面的;而可移動鏡片,則是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對焦,變焦,或者是實現光學防抖等功能。
比如:當外部對焦環(huán)產生旋轉的時候,對焦環(huán)下的內部鏡片就會發(fā)生移動,以達到畫面對焦清晰的目的。
另外,有些鏡頭內部還附帶了超聲波馬達或者機械馬達,以達到相機鏡頭防抖的效果。
說完相機鏡頭,我們再來看下相機的機身主體部分。
相機機身主體從外部看包含著一系列相機操作的按鍵還有顯示屏,如果將它拆開,我們會發(fā)現,實際上,它是這樣的結構:
我們可以看到相機機身內部基本由反射鏡、快門、膠片(感光元件)、對焦屏、五菱鏡和取景器組成。
當光線進入到相機內部時,第一道門檻就是相機的反射鏡,它的作用是接收到的光線反射到上部的對焦屏,成像,再到達五菱鏡上,而五菱鏡也是同樣的功能,這個時候,它會將光線成像反射到取景器內,我們就可以很及時地從取景器內看到和外部景色一樣的風景了。
往后是快門單元,它是由相機外部的快門按鈕控制,以開快門開合的快慢來控制光線進入到感光元件的時間。
而膠片或者說是感光元件,是相機內部的核心。現在的單反通常使用CCD即電荷耦合元件或者CMOS即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
一般而言,相機的感光元件比較大的話,能夠感受的光線更多,那么成像效果會更好。而我們常說的全畫幅和半畫幅就是在說感光元件的大小,這也就是為何大家都愛買全畫幅相機的原因了。
剛剛說了一通理論,希望大家能對相機內部結構有著更全面的認知, 如果更通俗地說,可以把相機比喻成一個房子,那么光線從外部進入,窗戶就是鏡頭,而不同材質的鏡片則是窗戶上的多層玻璃。
不同材質的窗戶,透過的光線也不同。我們通過移動窗戶的開合來控制光線的進入(即在外部使用光圈、對焦環(huán)等控制鏡片的效果)
而快門則是窗簾,我們通過開合窗簾的速度來控制光線進入的多少。最后,光線經過窗戶,進入房間,經過一系列房屋內物件(反光鏡、五菱鏡)的反射,投射到對面的墻上(即感光元件上),最后成像。
而更專業(yè)的說法是:相機工作時,光線會經過相機的鏡頭,抵達相機機身內部的反光鏡,折射到對焦屏之后成像,再通過五菱鏡反射到取景器之中,使拍攝者可以通過取景器看到外面的景象。
而按下快門之后,光線則會通過相機快門單元,直接抵達到相機的感光元件,在相機內部成像,這也是我們最后看到的照片了。
其實,相機內部的結構并不復雜,我們想要學好攝影技術,就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這也是為何調整光圈、快門、iso這么重要的原因之一。
攝影必看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