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帶施工
二次襯砌的變形縫、施工縫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隧道工程防水的重點,在施工中要高度重視。隧道環(huán)向縱向施工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橡膠止水帶;溝槽分段施工接頭處于水溝周邊設一道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嵌縫材料進行防水處理。
1、工藝流程
擋頭模板鉆鋼筋孔 → 穿鋼筋卡 → 放置止水帶 → 下一環(huán)節(jié)止水帶定位 →灌注混凝土 → 拆擋頭板 → 下一環(huán)止水帶定位
2、施做方法
沿襯砌軸線每隔不大于0.5m鉆一φ12的鋼筋孔。將制成的鋼筋卡,由待灌混凝土側向另一側穿過擋頭模板,內側卡進止水帶一半,另一半止水帶平靠在擋頭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擋頭板,將止水帶拉直,然后彎鋼筋卡緊止水帶。
3、施工控制要點
(1)檢查待處理的施工縫附近1m范圍內圍巖表面不得有明顯的滲漏水,如有則采取必要的擋堵(防水板隔離)和引排措施。
(2)按斷面環(huán)向長度截取止水帶,使每個施工縫用一整條止水帶,盡量不采取搭接,除材料長度原因外只允許有左右兩側邊基上部兩個接頭,接頭搭接長度不小于30cm,且要將搭接位置設置在大跨以下或起拱線以下邊墻位置。
(3)止水帶對稱安裝,伸入模內和外露部分寬度必須相等,沿環(huán)向每0.5m設二根φ6mm短鋼筋夾住,以保證止水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位置的正確。止水帶處砼表面質量應達到寬度均勻、縫身豎直,環(huán)向貫通,填塞密實,外表光潔。
(4)澆注混凝土時,注意在止水帶附近振搗密實,但不得碰止水帶,防止止水帶走位。止水帶施工中泡沫塑料對止水帶進行定位,避免其在混凝土澆筑中發(fā)生移位。
止水條施工
1、工藝流程
制作專用端頭模板 → 澆筑先澆襯砌段時形成預留槽 → 澆筑下一段襯砌混凝土前安裝止水條。
2、施做方法
水平施工縫先澆筑混凝土在初凝后、終凝前根據止水條的規(guī)格在混凝土端面中間壓磨出一條平直、光滑槽。環(huán)向或豎向施工縫采用在端頭模板中間固定木條或金屬構件等,混凝土澆筑后形成凹槽。槽的深度為止水條厚度的一半,寬度為止水條寬度。清洗后,在灌注下循環(huán)混凝土之前,將止水條粘貼在槽中。
3、施工控制要點
(1)二襯混凝土初凝后,拆除端頭模板,將凹槽壓平、抹光,凹槽的
寬度略大于止水條的寬度。
(2)止水條安放前,先已澆筑混凝土端部充分鑿毛、清洗干凈。
(3)止水條在襯砌臺車移動前4h左右安裝,安裝前最好先在凹槽內涂抹一層氯丁膠粘劑,止水條順凹槽拉緊嵌入,確保止水條與槽底密貼,并用水泥釘固定牢固,同時在端部混凝土面上涂抹一層界面劑。
(4)止水條若有搭接,則可將止水條切成對口三角形,用氯丁膠水粘結。接口處不得有空隙。
(5)在二襯混凝土澆筑前,先在水平施工縫基面鋪設25~30mm與澆筑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經均勻、充分振搗后使基面與新澆筑混凝土有25~30mm水泥砂漿,新老混凝土結合牢固。
勞動組織
防水板施工一般需要4~6個人一組,施工人員經培訓合格后上崗,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可根據施工現(xiàn)場情況及時調整:止水條、止水帶以及排水盲管作業(yè)根據現(xiàn)場情況具體組織。
防水工程的質量要求
(1)襯砌不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
(2)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抗?jié)B壓力符合設計要求;
(3)防水層連接緊密,無滲水現(xiàn)象,立面拐角的防水毯無空鼓和皺褶;
(4)材料甩頭預留長度不小于規(guī)定長度,其收邊和保護達到了設計要求;
(5)防水層的破損處已按要求修補達標;
(6)防水層與其它防水材料的連接符合設計要求
施工注意事項
(1)流水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上崗,技術人員應加強現(xiàn)場指導,嚴把質量關。
設計采用的注漿防水等措施,嚴格按照設計和有關技術規(guī)定執(zhí)行。
(2)施工縫垂直設置,不留斜縫,確保止水條形成全封閉的防水圈。
(3)在防水砼拌和前,應加強對原材料的檢驗,合格的材料方能用于施工。在澆注過程中應加強振搗,確保砼的密實性。
(4)洞口段施工時,應注意隧道中心水溝和邊墻側溝與洞外排水設施的順接,確保排水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