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是一種以更高速度運行的鐵路運輸形式。一般而言,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鐵路被稱為高鐵。世界上第一輛告訴列車于1964年在日本開始運營,被稱為子彈列車,這種高速是依托專用軌道和機車車輛的集成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而今,歐洲和亞洲許多國家都開始發(fā)展高速鐵路,高鐵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工具,同時也對飛機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
從全球來看,發(fā)展中國家的高鐵發(fā)展保持強勁的勢頭。截止到2019年1月,中國的運營高鐵里程達3.1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其運行線路長度占全球高鐵里程59.9%,堪稱高鐵運行大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高鐵建設也名列世界前茅。
全球高鐵運行里程排名靠前國家
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于1964年在日本誕生,即我們所說的“新干線”。新干線第一條線連接東京與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干線。目前日本有9條新干線連接22個主要城市或島嶼。除了迷你新干線以外,列車運行最高速線路可達到每小時240~320公里,測試速度最高紀錄達443公里/小時。
日本新干線高鐵運行網(wǎng)絡
歐洲的第一條高鐵始于法國,1971年法國批準修建TGV東南線,這條高鐵線連接巴黎至里昂,全長417公里。TGV高鐵最高運行時速270公里。1991年,德國一個城市開始建設ICE高鐵;1994年,通過英吉利海峽隧道連接巴黎和倫敦的歐洲之星開始運營。此后,歐洲開始建立區(qū)域化的廣泛的高鐵網(wǎng)絡,并建設跨境國際高鐵網(wǎng)絡。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的高鐵都按照法國的速度、電壓和信號標準建造,德國除外。
歐洲高鐵網(wǎng)絡
中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規(guī)劃高鐵系統(tǒng),并于2008年開始運行,目前,中國的高鐵總里程占全球高鐵總里程的59%多。北京至天津的高鐵運行速度從250公里/小時提升到359公里/小時。目前,中國的高鐵擁有京津、滬寧、京滬、京廣、哈大等一批設計時速超過350公里的高鐵,同時規(guī)劃建設“八縱八橫”的高鐵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