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近萬人聚集于成都高新萬科大廈前,手持畫筆,在長約15米、高約3米的畫卷墻上揮毫潑墨。十二個小時過去,五彩斑斕的圖景漸次顯現(xiàn),在蜀錦蜀繡的故鄉(xiāng),成都人一同完成了這幅《錦繡天府——I LOVE 成都》。
古典糅合現(xiàn)代,構(gòu)成成都的文化景深。在這塊絕佳的城市背景板前,成都人用筆下的錦繡,詮釋自己心目中的家鄉(xiāng)。他們所涂抹的不僅是錦繡圖案,也是以文化傳承和溫情守候,復刻城市精神的愿景。
厚重與輕盈,熱鬧與沉靜,到底什么才是地地道道的成都生活?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如果說大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血脈,那么成都的血管里,到處流淌的都是濃濃的煙火氣,它們由翻騰的火鍋、徹夜通明的酒吧、喧鬧的茶館和愜意巴適的熊貓共同構(gòu)成,活力充沛,生氣蓬勃。
火鍋是吸引外地人慕名而來的城市圖騰,大概沒人能數(shù)得清每晚有多少口火鍋同時煮開,成都人圍坐一起,把歡樂和煩惱、過去與未來一同丟進鍋里,熱氣蒸騰,這是屬于成都人的滾燙、熱辣和釋然。
火鍋屬于夜晚,那么晨光理應(yīng)歸屬茶館。
且不要說人民公園里那間著名的有百年歷史、能容納三千多人同時飲茶的鶴鳴茶館,光是藏在街巷里的小茶館,就多如牛毛。
紀錄片《城市24小時》成都篇曾經(jīng)拍攝過一家開在社區(qū)門口的小茶館,女主人楊桂花開了多年。五塊一杯,無限添水,許多老主顧跨越大半個成都前來,坐在茶座前打牌,發(fā)呆,擺龍門陣,或者單純地曬曬太陽。
在很多生活指標上,成都都能排在前列。
成都的夜生活屬于成都人。/ Yuanpei Hua
比如在一切熬夜統(tǒng)計里,成都都不會跌出前五——支撐起夜生活的,是數(shù)量排在全國前列的酒吧和書店。
離開成都市中心,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進發(fā),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農(nóng)家樂,這里早早誕生了城市周邊游概念。如果沒有時間親近鄉(xiāng)土,那么許多成都人家里都藏著一口泡菜壇子,揭開蓋子,就是滿滿的野趣。
至于那群生活在城市一角的黑白相間的萌物,則是成都的可愛擔當。每天早晨七點半,大熊貓繁育基地準時開門,但常常不到七點,游客就在大門前排起長隊。
誠如老舍所說,成都就是“悠然見南山”中的那個“悠然”。
經(jīng)緯成都:生活為經(jīng),建筑為緯,織就城市生活
典型的成都生活就是一幅針腳細密的蜀錦,錦面上是花團錦簇的蜀繡,下面則是經(jīng)緯清晰的城市精神。
建筑是橫亙的緯線,高低錯落的坡屋頂是屬于成都的別致。2014年起,斜斜的坡屋頂下,太古里的商業(yè)體把歷史和商業(yè)兩種氣質(zhì)結(jié)合得如此妥帖,毫不突兀。寬窄巷子、錦里是真正的古建筑,在那古老的坡屋頂之下,擠滿了來來往往的向往悠閑的都市人。
建筑作為緯線組成城市的物理肌體,器物就是成都細細的經(jīng)線,那一幅薄薄的蜀錦蜀繡上,凝聚了漫長的歷史和濃郁的四川地方特色。成都人的這份千年匠心堅守,成就了城市細膩娟秀的一面。
經(jīng)緯連接處,自有一種情感的溫度,戲臺就是一個絕妙的空間。成都或許還是中國戲臺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走街串巷,古老的戲臺和新建的戲臺星羅棋布,它們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難得地凝聚起鄰里情誼。
戲臺,城市記憶的載體。/ 維基
天府錦繡,傳承城市精神,展望城市未來
回首今年七夕那場炫目的共繪錦繡活動,由萬科成都發(fā)起,根據(jù)統(tǒng)計,活動當日有近萬人參與其中,表達對成都這座有三千年歷史的古老都市的熱愛?;顒又螅鬓k方表示還將開始這次活動申報世界記錄的籌備工作。
萬科成都,作為一家深耕蓉城二十余年的企業(yè),為這座城市打造了50余部作品。其中每一個作品,都凝聚著古老成都的歷史積淀,貫穿著萬科對于成都文化的理解,傳達出一家企業(yè)與千年錦官城人文精神的一種默契。2019年,萬科重點布局天府新區(qū),精心打造一張屬于成都的人文大宅名片——天府錦繡。這次讓成都人動容的共繪錦繡活動,也隨之應(yīng)運而生。
無論是“錦繡”二字,還是其后蘊含的人文理念,都從這塊土地生發(fā)而來。天府錦繡生于斯長于斯,用滿滿的成都味道,勾起老成都的種種思緒,也以傳承和發(fā)揚、外在和內(nèi)化,為成都人編制出一種理想的生活。
萬科二十年耕耘、二十年匠心,凝聚于一部天府錦繡,相信所有熱愛這座城的人,都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