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是由營養(yǎng)健康權威機構為某地區(qū)或國家的普通民眾發(fā)布的指導性意見,以營養(yǎng)學原則為基礎,結合本國或本地的實際情況,以促進合理營養(yǎng)、改善健康狀況為目的,教育國民如何明智而可行地選擇食物、調整膳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適合于2歲以上健康人,并對孕婦乳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出了建議。我國于1989年首次發(fā)布了《指南》,在1997年、2007年、2016年分別進行了修訂。
《指南》指出,我們每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25~30克,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
2016年《指南》提出的6條核心推薦: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