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漢朝時期。
奎山山腰住著一戶姓韓的人家。家主韓兜,在這里定居已經(jīng)有五十余年。
當年,由于家鄉(xiāng)發(fā)大水,韓兜頗通水性,僥幸逃得一命。逃亡途中,見有一女子抱著木板隨水漂流,大喊救命,韓兜一時熱血上涌,險之又險的救女子出水,休息片刻恢復(fù)了力氣,韓兜帶著女子逃出了家鄉(xiāng)。
韓兜帶著女子,一路跋山涉水,渴了喝些溪水,餓了吃些野菜,盡管如此,食物提供的營養(yǎng)依舊跟不上消耗,過了幾月,韓兜與女子也已經(jīng)是面黃肌瘦,渾身無力。
眼見前方有一座山,韓兜咬牙堅持,背著女子,艱難的一步步朝著小山走去。終于來到了山下,韓兜把女子放在樹蔭下,在附近找起了野菜,匆匆的吃了幾口恢復(fù)力氣,找到溪水喂給女子。
韓兜找水時,見到水旁有個山洞,把女子背入山洞,把山洞洞口用樹枝封上。韓兜出了洞口,做了捕獸的陷阱,又用樹枝做了吃飯的工具,再次找了一些野菜,抓了只魚,做了魚湯,為女子補身體。
韓兜覺得這座山是自己的福地,于是就留了下來,女子醒來后,感激韓兜這一路的關(guān)照,嫁給了韓兜,韓兜與女子就在這座山中生活了下來。后來,韓兜的妻子在為韓兜生下兩個兒子后,難產(chǎn)去世。
韓兜在這座山中探索,在山中深處發(fā)現(xiàn)了一顆桃樹,桃樹上結(jié)滿了桃子,于是韓兜摘了百十個,用自己的衣服裹著回到了山洞。
韓兜把吃過的桃核埋入土中,等長出樹苗,把桃樹苗種在旁邊的荒草山上。
幾十年過去,兒子也長大了,荒山也變成了十畝桃園,韓兜也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年齡,叫來了二個兒子,說:“我也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年齡,我這里分給你們兩樣?xùn)|西,一樣是這么多年經(jīng)營的果園;另一樣是陪伴我多年的框子?!?/p>
大兒子韓勞,非常糾結(jié),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但韓勞的妻子卻暗中示意選擇果園,見韓勞猶豫不決,來到了韓兜身前把果園契約收入懷中。
二兒子韓勤,見大嫂已經(jīng)選擇,把那個老舊的框子連帶著里面的爛桃拿到了身前。韓兜見東西選擇好后,對韓勤道:“既然已經(jīng)分好,勤兒你就這幾天出去闖闖吧?!?/p>
韓勤聽后,眼神黯淡,帶著框子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晚上,韓勞來到了韓勤的房中,拿出了十幾兩銀子,對韓勤道:“二弟,出門在外不比在家里,處處都要用錢,你也不是個安分的人,無法守著果園老老實實的生活,外面的天地更適合你,這是我瞞著你嫂子偷偷藏下的幾兩私房錢,還有你嫂子給你的十兩銀子,拿著這些錢去做點小生意?!?/p>
韓勤聽后也是開心了起來,自己大哥大嫂還是對自己不錯的。
第二天,韓勤背著爛桃離開家,來到鎮(zhèn)上,途中摔了一跤,框中的桃子散落一地,盡管桃子不好,也是自己父親分給自己的東西,起身收拾期間,摸到一個布帶,打開布帶,見到里面有六張五十兩的銀票,頓時熱淚盈眶,這才明白自己父親的苦心。
韓勤到了鎮(zhèn)上,找了住處,租了門面,開始做起了生意,憑借著自己對鎮(zhèn)上商品需求的了解,短短幾年就攢下了不小的家底。
韓勤在鎮(zhèn)上定了居,接來了父親,娶了妻子,對自己大哥家也是多有幫扶,本想也接下山來生活,但韓勞卻拒絕了,說這是立身之本。韓勤的妻子為韓勤生了子嗣,韓勤一家在鎮(zhèn)上過著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