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間,元音鎮(zhèn)上有個叫宋小五的太監(jiān),宋小五共有八個兄弟姐妹,宋小五排行第五,因此取名宋小五。因為兄弟姐妹太多,家里又窮,所以在宋小五很小的時候家里人便請了一個刀兒匠給宋小五凈了身,以圖日后可以進宮做太監(jiān)減輕家里負擔。
在宋小五十八歲的時候,便進宮參加太監(jiān)選拔,不料平日家里實在太窮,營養(yǎng)不良,因為面無福相,因此沒被選上。沒被選上的宋小五只能在城內(nèi)四處游蕩另尋出路,被一好心老木匠收為徒弟。
老木匠無兒無女,所以老木匠將宋小五視為己出,把自己一身的技藝都傳授給了宋小五,宋小五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平日里干活得到的錢都交給了老木匠,老木匠見宋小五人勤快又知道感恩,因此將宋小五收為義子,讓宋小五從此就住在他家里,打算自己百年之后將房子還有遺產(chǎn)全都交給宋小五。
老木匠家隔壁住了個劉寡婦,自從她的丈夫去世后,便整日去酒館買醉,每次去酒館喝酒都喝得酩酊大醉,街坊鄰居都感覺是她太深愛自己的丈夫了,失去丈夫的她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悲痛不已,因此每日用酒來麻醉自己。但是奇怪的是,每次劉寡婦喝醉后,對于那些別有用心的男人,她都是來者不拒,要是男人想帶她回家,她也不反抗,只要男人愿意帶她回家,她就會跟著男人走。
一日,和往常一樣,劉寡婦又準時來到了小酒館吃酒。城里有一個游手好閑的慣偷叫胡車,得知劉寡婦來者不拒,長相又頗有姿色,便動了小心思。胡車一大早便在酒館端點,看到劉寡婦來了便迎上去搭訕。
劉寡婦見胡車穿著破爛,不像富貴人家,便道:“走開,不要打擾老娘吃酒!”聽到劉寡婦這樣說,胡車便走回了自己座位一個人喝悶酒,心里很是憋屈。
此時,有一肥頭圓耳的員外和劉寡婦搭訕,劉寡婦非但沒叫員外走,還和員外吃起了酒。胡車見狀心里更加憋屈:莫不成是信息有誤,這劉寡婦根本不是那種來者不拒之人。
胡車一邊坐在旁邊喝酒一邊觀察著和劉寡婦搭訕的人,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劉寡婦只跟看起來有錢的人搭訕,穿著窮酸的一概不理。胡車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再看看那些員外身上穿的衣服,心里更加不平衡了。
天色漸晚,和劉寡婦搭訕的人也變少了,今天還沒有人將劉寡婦帶走。胡車見狀暗自高興了起來,胡車從兜里拿出一瓶藥粉,把它倒進了酒壺里面,然后搖晃了幾下酒壺。藥粉是胡車行竊時候從一個頭戴頭巾的洋人身上盜到的,是一種毒藥。
胡車看著一旁沒人搭理的劉寡婦,又看看手中的那一壺酒,高興得像個小孩子。暗暗想著:我讓你不理我!看我怎么對付你!
胡車又觀察了一會,看到?jīng)]人搭理劉寡婦,劉寡婦此時也是喝得酩酊大醉,便拿著酒壺走過去,趁劉寡婦不注意的時候,把劉寡婦的酒壺和自己的酒壺調(diào)換了。劉寡婦不知已有人將酒壺調(diào)換,拿起酒壺又是喝了起來。
正在此時,幾個衙役沖進來就將胡車按在地上,原來是有人來衙門狀告胡車行竊以及下毒害人??吹接泄俦鴣?,正在喝酒的人也是一一散去。
劉寡婦看到大家都散了,喝得酩酊大醉的劉寡婦也是走出了酒館,此時走來兩個男子上來就攙扶著劉寡婦,一個白衣服的男子一邊走一邊說道:“真掃興啊,今天又沒人上鉤!”劉寡婦迷迷糊糊地說:“沒事,我家隔壁老木匠收了個義子,木匠無兒無女,想必很有錢,等下回到家中,你們看我操作!”
劉寡婦回到家中,酒也醒了不少,便去隔壁老木匠家敲門。宋小五聽到敲門聲便前去開門,劉寡婦笑瞇瞇地說道:“我家中的床壞了,能否幫忙修一下?”宋小五一看是劉寡婦,平日里劉寡婦無依無靠的,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挺不容易的,那么晚了,要是自己不幫修,劉寡婦肯定也找不到其他人幫忙修了,于是便答應了劉寡婦。
宋小五去到劉寡婦家中,便對著床一頓操作,不過一會兒,床便被修理好了,此時劉寡婦倒了一杯水過來說道:“看你忙活了那么久,也累了,喝杯水吧!”宋小五接過劉寡婦手上的水,便一飲而盡,喝下不一會兒,宋小五就感覺頭暈暈的,雙眼一翻暈了過去。
看到宋小五暈了過去,劉寡婦便出去把在外面等候多時的兩名男子叫了進來,男子一進來便把宋小五捆在椅子上,然后又拿出一瓶奇臭無比的東西給宋小五聞了聞,宋小五慢慢醒了過來。
宋小五醒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手腳都被捆在了椅子上,旁邊還站著兩個肌肉發(fā)達、兇神惡煞的男子,一旁的劉寡婦衣衫不整,正拿著一個手帕在低聲哭泣,正在宋小五想問怎么回事的時候,兩名男子便抓起宋小五的衣領一頓揍。
宋小五被打得不斷哀嚎,哭爹喊娘,問兩名男子為何打他,兩名男子也不做聲。過了一會兒,劉寡婦便哭上前道:“你們別打了!”此時兩名男子才肯停止。
一名白衣男子說道:“我倆是她的哥哥,我妹妹平日喜愛吃酒,我們都暗中保護她,你趁我們不在家里,你獨自來到我妹妹家里,你明顯是企圖不軌,你要么花錢消災,給她點錢作為補償,要么我去衙門狀告你,到時候就不是補償那么簡單了!”
宋小五聽到白衣男子這樣說,才明白原來平日里這劉寡婦去酒館喝酒是為了配合兩名男子來訛人,以此來獲得錢財。宋小五是個善心的人,雖然劉寡婦設了個圈套讓自己鉆,但是卻不恨劉寡婦,他深知劉寡婦這樣做肯定也是有難言之隱。宋小五本來就想幫助劉寡婦,便道:“我現(xiàn)在身上沒錢,你們一道到我家中,我給你們錢便是!”
于是兩名男子和劉寡婦去了宋小五家中。平日里宋小五和老木匠賺到的錢大多用于救濟窮苦人家,宋小五拿出了自己僅剩的三兩銀子遞給了白衣男子。白衣男子不滿道:“才三兩,打發(fā)叫花子呢?”宋小五回道:“這個是我和我義父的全部的錢了!”
白衣男子不信,便在屋子里四處查找。把屋子翻了個底朝天,發(fā)現(xiàn)宋小五所言非虛,看著手中的三兩銀子,白衣男子惱羞成怒,大吼道:“我們忙活了半天,你就給這么點!”一邊說一邊進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宋小五平日對劉寡婦兩個孩子甚好,劉寡婦不忍看到宋小五死于非命,便見狀立刻上前勸阻,白衣男子這才放下菜刀。
看到窮酸的宋小五,劉寡婦和兩名男子也是實在無奈,便也各自回了家。深夜時分,胡車給劉寡婦下的毒發(fā)作了起來,劉寡婦忽然全身發(fā)熱,難受得厲害,在地上打著滾。
次日,訛人的兩名男子紛紛被捕。原來是兩名男子之前訛人的時候把一個員外打成重傷,員外回家后不久便不治身亡,員外家屬到衙門狀告,衙役又去問了許多帶劉寡婦回家的男子,可那些男子一聽到劉寡婦就臉色突變,臉上都是恐懼,經(jīng)過衙役盤問多人后,才確定劉寡婦和兩名男子是專業(yè)訛人的。
當衙役去到劉寡婦家時,劉寡婦躺在地上已沒了呼吸,兩個孩子圍著劉寡婦在大哭。
宋小五得知劉寡婦兩個孩子沒了依靠后,便和老木匠商量收養(yǎng)兩個小孩,老木匠同意了宋小五的提議。決定收養(yǎng)這兩個孩子。
劉寡婦的兩個孩子也十分懂事,對宋小五十分孝順,把宋小五認作了爹,宋小五就成了兩個孩子的爹,后來劉寡婦的兩個孩子又紛紛考取了功名。宋小五平日里經(jīng)常幫助他人,加上木匠技藝高超所以遠近聞名,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大善人。
【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chuàng)作,故事情節(jié)人物角色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yè)余生活,寓教于樂,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