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邦哥2019-10-13 20:27
三國亂世爭雄,各憑本事,無論是陰謀還是陽謀,只要能打敗敵人都是高明的,劉備作為漢皇后裔,一直以復(fù)興漢室為己任,當時像劉備一樣的皇室后裔還有很多,但只有劉備一人站出來復(fù)興漢室,但他有一位同族劉氏,被安插在曹操身邊當臥底,這個臥底就是劉放。
大圖模式 劉放,字子棄,他是劉建的兒子西鄉(xiāng)侯劉容的后代,而劉建是劉旦之子,劉旦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三子,這樣算來劉放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后裔,甚至比劉備的血脈還要純,因為劉備逢人就說自己是漢室后裔,到底是不是也沒人說得清楚。
劉放是涿郡人,東漢末年時屬于袁紹的管轄地盤,官渡大戰(zhàn)之后,袁紹慘敗,他的兩個兒子相互爭奪,而劉放不愿卷入這一場爭奪,便投降了曹操,然而很可能他是跟劉備聯(lián)合,主動投到曹操身邊,當一個臥底,以便搞垮曹操的事業(yè)。
大圖模式 劉放投降曹操時,還帶著三座城池,曹操自然非常高興,當時他一心想要掃滅袁紹的殘余勢力,而劉放的行為無疑是給其他人做了個帶頭大哥的作用,曹操自然要好好對待劉放,果然劉放一直跟著曹操,做了曹魏集團的三朝元老人物。
曹操、曹丕死后,劉放依舊是曹魏的老臣,等到魏明帝曹叡繼位時,劉放深受倚重,因為他太受皇帝信任,所以曹氏和夏侯氏都很嫉妒他,后來曹叡病重,將要去世時,便想讓曹宇來給魏國執(zhí)政,然而曹宇為人低調(diào),不肯接受,于是便推脫了,無奈之下曹叡只好問劉放,誰合適當顧命大臣。
大圖模式 劉放思來想去,便推薦了司馬懿,當時司馬懿還不在許昌,是劉放讓曹叡下旨,趕忙召司馬懿入宮,后來司馬懿就變成了曹叡的托孤大臣,這一切都是劉放在背后推動的,不過司馬懿畢竟不是曹氏親貴,曹叡并不放心,于是還提拔了曹爽,讓他跟司馬懿兩人執(zhí)政。
然而司馬懿畢竟是有狼顧之相的人,很快他抓住機會,發(fā)動了高平陵之變,搞曹爽徹底滅掉了,曹魏政權(quán)也落入司馬氏手中,而"做局人"劉放才是背后的主謀,他或許是奉了劉備的命令,安插在曹魏集團當臥底,最終滅掉了曹操一手建立的政權(quán),可惜當時劉備已經(jīng)去世了,他再也看不到這一結(jié)果了。
大圖模式 如果曹操地下有知,恐怕也要被劉放氣瘋了,當初劉芳投降時,帶著三座城池過來,曹操就為了貪圖那三座城池,結(jié)果把自己創(chuàng)立的大魏基業(yè)都斷送了,可算是撿了芝麻丟了大西瓜,劉放這一手無間道玩得實在太溜,你覺得呢?
分享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