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壇
我們還是來說說地壇公園吧。地壇公園當然不能與天壇公園比,票價便宜,僅三元。比天壇小多了,也沒有天壇那么鬧熱。
我們直奔主題,先說地壇那個祭壇吧。
地壇又名方澤壇,因壇臺周圍有方形澤渠,故也稱為方澤壇。地壇平面呈方形,中心壇臺分上下兩層。壇周圍有兩重低矮的圍墻,此圍墻稱為“壝”。圍墻也是祭壇的組成部分。方澤壇為兩重方壝。壝墻黃琉璃瓦頂。壝墻四面正中各有漢白玉筑成的欞星門。
從欞星門進入。才發(fā)現(xiàn)地壇內(nèi)只有我一人。
步入第二道欞星門
方形祭壇,上面只有一個方鼎
祭壇的角,還可以看到祭壇周圍的兩層圍墻
兩層圍墻中的部分
離開祭壇,步入對門的皇祇室
皇祇室
皇祇室,是地壇的主要建筑,殿內(nèi)供奉著皇地祇神、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等神祇的神版。
地壇周圍有許多古樹。如果說帝王們是祭祀時,關(guān)心的是天神與地神保不保佑的話;那么,當我們默默注視著這些幾百年前種下的古樹時,看著蒼勁的枝干上蒼翠而繁茂的細枝綠葉的時候,真的為這些生命的頑強與堅韌而感到驚奇!他們是明清時代的生命,他們眼中看到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和悲歡離合,但他們的青枝綠葉卻依然顯現(xiàn)出對生命的樂觀與進取。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生物景觀,也讓人莫來由的倍增出對生命的勇氣!
我們在地壇里轉(zhuǎn)了一圈,感到如今的地壇,與史鐵生筆下荒蕪的地壇相比,已經(jīng)煥然一新,朝氣蓬勃了。
園內(nèi)興建了“中藥養(yǎng)生文化園”,還很有些極美的景觀;地壇公園的綠化也搞得很好,我很喜歡這個沒有天壇熱鬧而較為寂寞的公園。
天壇和地壇里均有齋宮,齋宮是皇帝舉行祭祀大典前進行齋戒的場所。走到天壇齋宮前,我們已非常疲倦;地壇的齋宮不對外開放,我們均沒有看成。地壇的齋宮門內(nèi)照壁上的四個大字頗有骨力,甚喜。
齋宮照壁上的大字“厚德載物”
遠望齋宮內(nèi)的建筑,亦頗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