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顏色在所有玉石中最豐富,被人們譽為七彩石,市面上我們看到的翡翠,其顏色多種多樣,繽紛絢麗。最常見的有綠色、白色、紫色、黑色等等,你知道這些不同顏色的翡翠哪些最受歡迎嗎?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鄧家雄雅覓翡翠就和大家解讀一下。
首先我們說說翡翠中相對比較受歡迎的綠色,翡翠中的綠色致色元素是鉻離子,它是原生色。翡翠中只要含鉻離子萬分之幾就可以致色,比如翠綠、陽綠,它們的鉻含量都是萬分之幾;深綠、祖母綠的含量則是千分之幾。如果其中有鐵離子參與致色,則會變成暗綠,或者黑綠、黃陽綠、豆綠等。
翡翠中的紅色是次生色,稱為翡。它是由鐵、錳等物質填充在晶粒間或裂縫中形成。如果含高價態(tài)鐵、錳多,顏色多為紅色;如果含低價態(tài)顏色多,則為黃色。
翡翠中的紫色屬于原生色,行內又稱春色。主要致色物是錳離子。翡翠中也有紫羅蘭顏色,也是屬于紫色。
一. 原生色與翡翠的化學成分有關引起翡翠或其他寶石致色,必須含有色素離子。所謂色素離子鐵(Fe)、鉻(Ge)、鎳(Ni)、釩(V)、鈦(Ti)、銅(Cu)、 猛(Mn)等元素。
白色翡翠: 翡翠主要由硬玉礦物組成,它的主要成發(fā)是氧化鈉、氧化鋁和氧化硅,不含色素離子。鮮綠色(翠綠色)翡翠: 含鉻致色。含鉻量多色濃;量少色淺。暗綠色翡翠: 含鐵致色。含鐵量多色濃;量少色淺。
紫色翡翠: 含有少量的鐵,極微量的猛。并由于含有少量的金屬元素如鍺、鈦......而使得具有不同的紫色色調。黑色翡翠致色,有三種不同情況:
1)硬玉質黑色翡翠(行業(yè)內稱“黑烏雞種翡翠”): 黑色是由于含有后期滲入的有機碳和金屬成分致色。
2)墨翠(綠輝石質翡翠): 是由于含綠輝石礦物致色。 3)黑干青翡翠(鈉鉻輝石質翡翠): 由于含鈉鉻輝石致色。
二. 次生色與次生礦物有關:
1)黃色、棕色翡翠: 由于含有針鐵礦、褐鐵礦等多種次生礦物致色。
2)褐色、褐紅色翡翠: 由于含有氧化鐵礦物經脫水作用而形成赤鐵礦致色。
再來說說原生色的白,化學成分很純凈的翡翠,不含色素離子,呈現(xiàn)出白色或者無色。白色翡翠產量雖然比其它顏色翡翠的種類多,但大多價值不高。不過上世紀末發(fā)現(xiàn)并生產的一種透明玻璃種、冰種翡翠,這種翡翠質地細膩,透明如水,成為翡翠收藏者的新愛。
翡翠中還有“黑色”翡翠,其外表看上去很黑,但內質并不是黑色,在燈光照射下呈現(xiàn)濃墨綠色,所以也叫墨翠。但是墨翠整體色調不均勻,價值普遍不高。市面上有用墨翠雕刻打造的鐘馗打鬼等男士掛件,姿態(tài)威嚴,具有一種陽剛之氣,比較適合男士佩戴。
我們說說原生色的白:化學成分很純的翡翠,由于不含色素離子,所以表現(xiàn)為白色或近無色。白色翡翠產量較其他色種產量偏多,大多價值不高。但上世紀末發(fā)現(xiàn)并產出的近無色或白色玻璃種、冰種翡翠,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中成百倍增長態(tài)勢,不僅推漲了白色翡翠的價值,更一舉打破綠色統(tǒng)治的翡翠世界。這種翡翠雖近無顏色,卻質地細膩、透明如水,憑其帶有起瑩后的光感,靈秀非凡,成為翡翠收藏的新愛。
翡翠中的綠色主要是鉻離子致色,它屬于原生色。在翡翠中只要鉻的含量在萬分之幾就可以致色。翠綠、陽綠,鉻的含量在萬分之幾;祖母綠、深綠、鉻的含量在千分之幾。
如果有鐵離子參與致色,就可以改變綠的色調,變成暗綠,沒有化開的“黑綠”、黃陽綠、豆綠、灰綠、瓜皮綠等。
翡翠中的紅色,稱為翡,它屬于次生色,是由鐵、錳物質充填在晶粒間或裂隙中形成。一般高價態(tài)鐵、錳物質,顏色多為紅色;含低價態(tài)的顏色多為黃色。
翡翠中也有紫羅蘭色,行內又稱“春色”,屬于原生色。主要是錳離子致色。翡翠中還有鉆離子、鉭離子、鎂離子等參與致色,從而使翡翠變得五顏六色。如果一塊翡翠有綠、紅、紫三色,稱為“福祿壽”或“桃園結義”;有白、綠、紅、紫四色,稱為“福祿壽禧”,這些巧色會聚在一起比較罕見,商業(yè)價值比較高。如果一塊翡翠有紅、綠、黃、黑、藍、青、紫顏色交織在一起,稱為“七彩玉”,價值就更加不菲了。
翡翠中還有“黑色”翡翠。表面看上去黑,其實內質并不黑,用燈光照射會發(fā)現(xiàn)它呈濃墨綠色,也稱墨玉。因其色調不均,價值比較低。
如果看上去烏黑發(fā)亮,水頭醒目,色調均勻,燈照后呈深綠色,價值就比較高,也較為稀有,用這種翡翠雕刻成精細的掛件,具有很高的商業(yè)價值。
市場上有的用它雕刻成鐘馗打鬼掛件,非常威嚴,壓陣去邪,具有一種陽剛之氣,男士佩戴比較理想。
翡翠可以呈現(xiàn)各種顏色,按照翡翠顏色的地質作用成因,可以分為原生色和次生色。
原生色,是指翡翠在地表以下,在各種地質作用條件下形成的顏色。這種顏色與翡翠的礦物的化學元素、礦物成分有密切的關系,也就是在翡翠晶體的結晶作用過程中形成的顏色。它是比較固定的顏色,是用酸不可能溶走的。例如白色系列、紫色系列、各種色調的綠色系列和黑色系列翡翠的顏色,都是屬于原生色。
次生色,是指外省地質作用條件下形成的顏色。翡翠露出地表之后,處于地表常溫、常壓、氧化、多水的條件下,許多礦物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再加上日夜溫差的變化等原因,就會發(fā)生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作用。由于氧化和水解作用的結果,在翡翠外表就會形成風化殼。風化殼經常呈現(xiàn)黃色、棕色、棕紅色和褐紅色。
這些顏色,是由于翡翠中的含鐵礦物風化后釋放出來的氧化鐵呈膠體淋濾滲透于翡翠晶體顆粒之間的空隙中或微細裂隙中所致。這些顏色,不是翡翠晶體固有的顏色。這些顏色是不穩(wěn)定的,用強酸浸泡有可能完全溶走,從而使翡翠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