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散治妊娠中風。卒倒口噤肢強?;蛱禋馍仙?/p> 防風桑寄生葛根各五分家菊花細辛防己秦艽羚羊角鎊當歸桂心茯神甘草各三分
右水煎。入竹瀝半合服。
白術(shù)酒治妊娠中風??卩洳徽Z。
白術(shù)一兩半獨活一兩黑豆一合炒
右酒煎。分四服。灌之。得汗即愈。
補遺。治妊娠中風。排風湯、續(xù)命湯、參蘇湯。加羌活。風引湯。皆可選用。方見第三卷中風類妊娠風痙方論第二
論曰。妊娠體虛受風。而傷足太陽經(jīng)。遇風寒相搏。則口噤背強。甚則腰反張。名之曰痙。須臾自醒。良久復(fù)作。又名子癎子冒。當審察其因而治之。
愚按、前癥若心肝風熱。用鉤藤湯。肝脾血虛。加味逍遙散。肝脾郁怒。加味歸脾湯。氣逆痰滯。紫蘇飲。肝火風熱。鉤藤散。脾虛痰滯。二陳、姜汁、竹瀝。若兼癥相雜。當參照子煩門。附治驗
一妊婦出汗口噤。腰背反張。時作時止。此怒動肝火也。用加味逍遙散漸愈。又用鉤藤散而止。更以四君。加鉤藤、山梔、柴胡而安。
一妊婦因怒。忽仆地良久而蘇。吐痰發(fā)搐??卩漤棌?。用羚羊角散漸愈。更用鉤藤散始痊。又用歸脾湯而安。
羚羊角散治妊娠冒悶。角弓反張名曰子癎風痙。
羚羊角鎊獨活酸棗仁炒五加皮薏苡仁炒防風當歸酒浸川芎杏仁去皮尖茯神去木各五分木香甘草炙各二分
右姜水煎。附方
鉤藤湯方見十二卷第四論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鉤藤散方見四卷第四論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四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妊娠瘈疭方論第三新附
竊謂瘈者。筋脈急而縮也。疭者。筋脈緩而伸也。一縮一伸。手足相引。搐搦不已。大抵與嬰孩發(fā)搐相似。謂之瘈疭也。此癥多屬風。蓋風主搖動。駱龍吉云。心主脈。肝主筋心屬火。肝屬木?;鹬鳠?。木主風。風火相熾。則為瘈疭也。治法若因風熱。用鉤藤湯。加柴胡、山梔、黃芩、白術(shù)。以平肝木。降心火。養(yǎng)氣血。若風痰上涌。加竹瀝、南星、半夏。若風邪急搐。加全蝎、僵蠶。虧損氣血。用八珍湯。加鉤藤、山梔為主。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者。肝氣絕也。皆不治。附治驗方藥
一妊婦四肢不能伸。服祛風燥血之劑。遺屎痰甚。四肢抽搐。余謂肝火血燥。用八珍湯。加炒黑黃芩為主。佐以鉤藤湯而安。后因怒。前癥復(fù)作。小便下血。寒熱少寐。飲食少思。用鉤藤散。加山梔、柴胡而血止。用加味逍遙散。寒熱退而得寐。用六君子湯加芍藥、鉤藤。飲食進而漸安。
八珍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妊鬼胎方論第四
夫人臟腑調(diào)和。則血氣充實。精神健旺。若榮衛(wèi)虛損。精神衰弱。妖魅之精乘之。亦如懷妊之狀。故曰鬼胎也。
愚按、前癥因七情脾肺虧損。氣血虛弱。行失常道。沖任乖違而致之者。乃元氣不足。病氣有余也。若見經(jīng)候不調(diào)。就行調(diào)補。庶無是癥。治法以補元氣為主。而佐以雄黃丸之類行散之若脾經(jīng)郁結(jié)氣逆者。用加味歸脾湯調(diào)補之。若脾虛血不足者。用六君、芎、歸培養(yǎng)之。肝火血耗者。用加味逍遙散滋抑之肝脾郁怒者。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兼服。腎肝虛弱者。用六味地黃丸附治驗
一婦人經(jīng)閉八月。肚腹?jié)u大。面色或青或黃。用胎癥之藥不應(yīng)。余診視之曰。面青脈澀。寒熱往來。肝經(jīng)血病也。面黃腹大。少食體倦。脾經(jīng)血病也。此郁怒傷脾肝之癥。非胎也。不信。仍用治胎散之類。不驗。余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各二十余劑。諸癥稍愈。彼欲速效。別服通經(jīng)丸。一服下血?;钁|自汗惡寒。手足俱冷。嘔吐不食。余用人參、炮姜。二劑漸愈。又用十全大補湯。五十余劑而安。
雄黃丸治鬼胎瘀血腹痛。
雄黃鬼臼去毛莽草丹砂細研巴豆去油皮獺肝炙黃各半兩蜥蜴一枚炙黃蜈蚣一條炙黃
右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招臏鼐葡?。日二服?;蛳氯缟呦x之類。其病乃除。
治鬼胎。及血氣痛不可忍。
斑蟊去頭翅足制延胡索炒各等分
右為末。以溫酒調(diào)下半錢。以下穢物為度。附方
加味歸脾湯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妊娠傷寒方論第五
夫時令嚴寒。體虛所傷。即成傷寒。輕者灑淅惡寒。翕翕發(fā)熱。微咳鼻塞。數(shù)日而愈。重者頭疼體痛。寒熱交作。久而不愈者。多致傷胎也。
愚按、前癥為害匪輕。當審經(jīng)絡(luò)表里而治之。不可輕忽。
加減四物湯治妊婦腹痛?;蛟率虏徽{(diào)。胎氣不安。產(chǎn)后血塊?;蛲鲅^多?;驉郝恫幌?。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一兩
右每服四五錢。水煎。日二三服。下血。加艾葉、阿膠。虛熱口乾。加括蔞根、麥門冬。兼血腹痛。加當歸、芍藥。血崩血淋。加熟地、蒲黃。因熱生風。加川芎、柴胡。頭昏項強。加柴胡、黃芩。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桃仁。嘔吐惡心。加白術(shù)、人參。虛煩不眠。加竹葉、人參。煩躁大渴。加知母、石膏。水停吐逆。加豬苓、茯苓。虛煩傷寒。加人參、柴胡、防風。
阿膠散治時氣。先服此以安胎。卻以主藥間服。
阿膠炙白術(shù)炒桑寄生人參白茯苓
右為末。等分。每服一錢。用糯米飲調(diào)下。日三服。
前胡湯治傷寒頭痛壯熱。肢節(jié)煩疼。
石膏一分前胡甜竹茹梔子炒黃芩炒大青知母各五錢
右用蔥白水煎服。
蘇木湯治傷寒時行。灑淅寒振。或兼噦者。
赤芍藥橘紅黃芩炒黃連甘草蘇木各五分
右用水煎服。汗出即瘥。如胎不安。兼服阿膠湯。
黃龍湯治妊婦寒熱頭疼。嘿嘿不食。脅痛嘔痰。及產(chǎn)后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蚪?jīng)水適來。勞復(fù)熱不解散。
柴胡二錢黃芩炒人參甘草各一錢
用水煎服。
柴胡石膏湯治頭痛惡寒。身熱拘急口乾。
柴胡二錢甘草一錢石膏三錢
用姜水煎服。氣虛加人參。
枳實散治傷寒四日至六日。腹脹少食。腰疼體重。
枳實炒三錢陳皮一錢麥門冬一錢半
用生姜、蔥白。水煎服。
旋覆花湯治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
旋覆花赤芍藥甘草各五分前胡石膏各一錢白術(shù)人參麻黃去根節(jié)黃芩各三分
右用姜水煎服。
麥門冬湯治傷寒壯熱。嘔逆頭疼。胎氣不安。
人參石膏各一錢半前胡黃芩各五分麥門冬葛根各一錢
右姜、棗、竹茹一分。用水煎服。
梔子大青湯治發(fā)斑變黑。尿便血。
升麻梔子各一錢大青杏仁黃芩各三分
右用蔥白三寸。水煎服。
白術(shù)湯治傷寒煩熱。頭痛胎動。或時吐逆不食。
白術(shù)橘紅麥門冬人參前胡赤茯苓川芎甘草半夏各五分
右用生姜、竹茹一分。水煎服。
良方白術(shù)散治傷寒。
白術(shù)黃芩炒各二錢
右用姜棗水煎服。若四肢厥逆。陰癥也。不可用。
芎蘇散治外感風寒。壯熱頭疼。心胸煩悶。
紫蘇葉川芎白術(shù)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陳皮乾葛各五分甘草炙三分
右用生姜、蔥白。水煎。
參蘇飲去木香治證同前方見六卷第十二論妊娠時氣方論第六
論曰。四季之間。非其時而有其氣。謂春寒夏冷。秋熱冬暖之不正也。所感者不拘長少。其癥相類。故云時氣。妊娠患之。重者多致傷胎。
愚按、前癥與前傷寒互相主治。
秦艽散治時氣五六日。不得汗??谇嬎?裱試I逆。
秦艽柴胡各五分石膏一錢犀角鎊赤茯苓前胡甘草葛根升麻黃芩各四分
右用淡竹茹一分。水煎服。
葛根飲子治時氣煩熱。口乾頭痛。
麻黃去節(jié)根乾葛各半兩石膏一兩豉一合白米半合梔子二十粒蔥白二莖
右用水煎。分三服。汗出為效。
消熱飲子治時氣六七日。大小便不利。
芒硝一兩細研葵子二兩
右如前煎服。以利為效。芒硝即樸硝
人參敗毒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十論妊娠熱病方論第七
冬時觸冒嚴寒即病。為傷寒。藏于肌骨。夏至發(fā)為暑病。即熱癥也。妊娠患之。多致墮胎。熱病與中暑相似。但熱病者脈實。中暑者脈虛。治當審察。不可概施。
愚按、此癥與前后三癥同治。
治妊娠熱病頭痛。嘔吐煩悶。
人參一方無竹茹葛根各一兩蘆根二兩知母三兩麥門冬去心一兩半
右每服四錢。連根蔥白三寸。水煎。
梔子仁飲治熱病發(fā)斑黑色。小便如血。氣喘急。胎欲落。
梔子升麻生地黃石膏各二錢黃芩大青各一兩
右每服半兩。蔥白七寸。豉四十九粒。水煎。
大黃飲治熱病六七日。大小便秘澀。
大黃石膏各一兩知母前胡赤茯苓各三分梔子甘草黃芩各半兩
右每服五錢。生地一分。煎服。
又方。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水調(diào)下。外用水調(diào)涂臍下
又方。葛根煮汁時服一盞。
補遺蘆根湯治熱病頭疼。心煩嘔吐。
知母四兩青竹茹三兩
右每服五錢。生蘆根一握。糯米一撮。水煎。
梔子五物湯治妊婦傷寒。壯熱頭痛。
梔子前胡知母各二兩黃芩一兩石膏四兩
右每服五錢。用水煎服。
升麻六物湯治傷寒斑黑溺血。
升麻梔子各二兩大青杏仁黃芩
右每服五錢。蔥頭水煎妊娠傷寒熱病防損胎方論第八
論曰。非節(jié)之氣。傷于妊婦。熱毒侵損胞胎。若不早治。多致墮胎漏血。則子母之命。亦不能全矣。
愚按、前癥當分察六經(jīng)為主。而參于前后方論。
治妊娠傷寒身痛壯熱。
蔥白切一升前胡葛根石膏各十分青黛六分升麻八分梔子十二個
右用水煎。分三服。
治妊娠傷寒大小便秘結(jié)。
前胡十分大黃石膏各二十分梔子仁十枚知母黃芩茯苓生姜各八分
右用水煎。分三服。
治妊娠傷寒。發(fā)斑忽黑。小便如血。胎欲落。
梔子升麻各四兩青黛二兩石膏八兩黃芩三兩蔥白切一升生地黃二十枚
右用水煎。分三服。忌熱物。
又用井中泥涂心下。乾則易。二方出本事再錄有效
補遺。治妊娠熱病。先以白術(shù)散安胎。方見前妊娠熱病胎死腹中方論第九
論曰。熱病以致胎死不能出者。但服黑神散。胎自下矣。
愚按、陳無擇先生曰。前癥當視產(chǎn)母。若面赤舌青。知其子死。面青舌赤。知母死子生。唇青吐沫。子母俱死。若雙胎?;蛞凰酪换?。用黑神散。竊謂前癥。宜補助產(chǎn)母。使其胎自下。黑神散??制涮珶?。不宜輕用。果一胎已死者。用平胃散、樸硝、水銀下之。最為穩(wěn)當。庶不錯傷生者。平胃散方見后
黑神散又名烏金散靈苑方名肉桂散
桂心當歸芍藥甘草炙乾姜炒生地黃各一兩黑豆炒去皮二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招摹S脺鼐普{(diào)下。
補遺。胎死用紅花酒煮汁。飲二三碗。
又方。伏龍肝為末。溫酒調(diào)下二錢。白湯亦可。
又方。樸硝末。童子小便和熱酒。調(diào)下三錢。立出。妊娠瘧疾方論第十
論曰。妊娠病瘧。乃夏傷于暑??陀谄つw。至秋而發(fā)。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相離。寒熱俱作。其發(fā)晏者。由風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wèi)氣至一日一夜。當大會于風府。故發(fā)日晏與早者。衛(wèi)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jié)。二十一日。下至尾骨□氐。二十二日。入脊內(nèi)。上注于俠衛(wèi)之脈。其行九日。出缺盆。其氣既止。故發(fā)更早。其間日發(fā)者。風邪內(nèi)搏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也。妊娠而發(fā)。多傷于胎。
愚按、前癥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外邪所感?;蛴襞瓊??;蚴钚八?。審系飲食停滯。用六君子。加桔梗、蒼術(shù)、藿香。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外邪少而飲食多。用人參養(yǎng)胃湯。勞傷元氣。用補中益氣湯。若郁怒所傷。用小柴胡兼歸脾湯。若木侮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為主。佐以安胎藥。乃參三陰三陽經(jīng)而治之。附治驗
一婦人因怒發(fā)瘧。舉發(fā)無期。久而不巳。胸腹不利。飲食少思。吞酸吐痰。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二十余劑尋愈。但晡熱少食。又用四君子加柴胡升麻為主。佐以逍遙散而痊。
一妊娠瘧久不已。噯氣下氣。胸腹膨脹。食少欲嘔。便血少寐。此屬肝脾郁怒。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漸愈。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升麻而愈。
一妊婦患瘧已愈。但寒熱少食。頭痛。晡熱內(nèi)熱。此脾虛血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頭痛頓止。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飲食頓進。再用逍遙散加參、術(shù)。而寒熱愈。
七寶散治瘧疾一日一發(fā)?;蛞蝗諆砂l(fā)。或間日一發(fā)。
常山厚樸姜制青皮陳皮并去白甘草炒檳榔草果等分
右每服半兩。酒水各一碗。煎至一盞。去渣。露一宿。發(fā)時面東溫服。良久再服。一妊婦先寒后熱。六脈浮緊。用前散。一劑而愈。
人參養(yǎng)胃湯治妊娠瘧疾。寒多熱少?;虻粺帷n^痛惡心。身痛。面色青白。脈弦遲者。又有驅(qū)邪散。治證亦同。方見七卷第十八論
清脾湯治妊婦瘧疾。寒少熱多?;虻珶岵缓???诳嗌嗲?。大便秘澀。不進飲食。脈弦數(shù)者。
青皮厚樸姜制白術(shù)炒草果茯苓半夏炒黃芩柴胡甘草炙各五分
右用姜水煎。附方
交加散治食瘧神效。
肉豆蔻二個一生一煨草豆蔻二個一生一煨甘草二錢半炒半生厚樸二錢半炒半生生姜一兩半煨半生
右用姜水煎。發(fā)日五更服。
仲景白虎加桂枝湯治溫瘧。
知母六錢桂枝黃芩各一錢栝樓根二錢甘草炙牡蠣乾姜各一錢
右用水煎服。汗出即愈。此少陽經(jīng)藥也。
桂枝羌活湯治瘧處暑以前。頭痛脈浮。惡風有汗。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各一錢五分
右水煎。發(fā)服。吐加半夏麯。
麻黃羌活湯治癥如前。但惡寒無汗。
麻黃去節(jié)羌活防風甘草各半兩
右如前服。加法同二方。太陽經(jīng)藥也。
白芷湯治瘧。身熱目痛。熱多寒少。脈長。先以大柴胡下之。微利為度。余熱不盡。當服此湯。
白芷一兩知母一兩七錢石膏四兩
右粗末。依前服。陽明經(jīng)藥也。
桂枝芍藥湯治瘧寒熱不論先后。此太陽陽明合病。寒熱作則必戰(zhàn)。經(jīng)曰。熱勝而動也。發(fā)熱則必汗泄。經(jīng)曰。汗出不愈。知內(nèi)熱也。乃陽盛陰虛之證。此湯主之。否則久而傳于陰經(jīng)矣。
桂五分黃耆知母石膏芍藥各二錢
右粗末。水煎。此太陽陽明經(jīng)藥也。
桂枝黃芩湯如服前藥。轉(zhuǎn)甚。三陽合病也。宜此和之。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人參甘草各八分半夏石膏知母各五分
右每粗末。依前服。如外邪已解而內(nèi)未已。再服下藥。從卯至午發(fā)大柴胡下之。從午至酉發(fā)。邪氣在內(nèi)也。大承氣下之。從酉至子發(fā)?;蛑烈l(fā)。邪氣在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微利后。更以小柴胡湯徹其邪氣。按此太陽陽明少陽經(jīng)藥也。
以上諸方。并系發(fā)風寒暑熱之氣。自外而入。中于三陽之經(jīng)者也。
桂枝石膏湯治瘧疾隔日。先寒后熱。寒少熱多。
桂枝五錢石膏一兩五錢知母一兩五錢黃芩一兩
右分三服。水煎。此太陽陽明經(jīng)藥也。隔日發(fā)者。邪氣所舍深者也。
麻黃黃芩湯治瘧發(fā)如前癥而夜發(fā)者。
麻黃一兩去節(jié)甘草炙三錢黃芩五分桂二錢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右依前服。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驟則肝氣燥。經(jīng)所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故桃仁散血緩肝。謂邪氣深遠而入血。故夜發(fā)乃陰經(jīng)有邪。此湯發(fā)散血中風寒。治風暑深入陰分。乃血受病。邪氣所舍尤深者也。麻黃、桂枝、桃仁等。乃太陰經(jīng)血藥。非三陰經(jīng)藥也。附方
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藿香正氣散方見二十一卷第十論人參養(yǎng)胃湯方見七卷第十八論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妊娠霍亂方論第十一
夫飲食過度。觸冒風冷。陰陽不和。清濁相干。謂之霍亂。其間或先吐。或腹痛吐利。是因于熱也。若頭痛體疼發(fā)熱。是挾風邪也。若風折皮膚。則氣不宣通。而風熱上沖為頭痛。若風入腸胃。則洩利嘔吐。甚則手足逆冷。此陽氣暴竭。謂之四逆。妊娠患之。多致傷胎也。
愚按、前癥若因內(nèi)傷飲食。外感風寒。用藿香正氣散。若因飲食停滯。用平胃散。果脾胃頓傷。陽氣虛寒。手足逆冷者。須用溫補之劑。治當詳審。毋使動胎也。附治驗
一妊婦霍亂已止。但不進飲食??趦?nèi)味酸。泛行消導(dǎo)寬中。余曰。此胃氣傷而虛熱也。當用四君子湯。彼不信。乃服人參養(yǎng)胃湯。嘔吐酸水。其胎不安。是藥復(fù)傷也。仍與四君子湯。俾煎熟。令患者先嗅藥氣。不作嘔則呷少許??謴?fù)嘔則胎為釣動也。如是旬余而愈。
人參散治脾胃虛寒?;魜y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
人參厚樸姜制橘紅各一錢當歸乾姜炮甘草炙各五分
右用棗水煎服。
人參白術(shù)散治脾胃虛弱吐瀉?;蛲聻a作渴不食。
白術(shù)茯苓人參甘草炒木香藿香各五分乾葛一錢
右用水煎服。吐甚加生姜汁頻飲之。
縮脾飲解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瀉。宜沉冷頻服。
草果仁四兩烏梅肉三兩甘草炒二兩半
右每服半兩。用姜十片。水煎。
木瓜煎治吐瀉轉(zhuǎn)筋悶絕。
吳茱萸湯炮七次生姜切各一分木瓜木刀切兩半
右每服二三錢。用水煎。
治霍亂。其效神速。一方有黃連無扁豆。仍與第二論通用。妊婦霍亂腹痛。四肢冷逆自汗脈細。理中湯治之。傷食。加陳皮。寒甚脈欲絕。陰癥悉具。加炮附子。方見二十卷
竹茹湯治霍亂熱渴脈數(shù)。見七卷嘔吐門附方
藿香正氣散方見二十一卷第十論平胃散方見七卷第十八論四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人參養(yǎng)胃湯方見七卷第十八論五苓散方見二十一卷第十論理中丸方見二十卷第八論香薷飲方見七卷第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