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開無田
1799年,89歲的乾隆帝去世。而他的兒子嘉慶帝,給他上了一個高宗的廟號?!吨u法》中講:“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笨梢娫诩螒c帝眼中父親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的功德之高。
但歷史的巧合之處,便是廟號為高宗的君王又多處于王朝中衰起點,一如宋高宗趙構(gòu)。不知道眼見父親乾隆帝留下的“康乾盛世”,奢靡成風,腐敗糜爛,嘉慶帝心里有沒有一絲絲的涼意?
而也正是這位功德盛大,德覆萬物的乾隆帝,將大清王朝最后的機會徹底抹殺。乾隆帝一生中,其實也當?shù)霉Φ率⒋?,在康熙帝、雍正帝兩位君王的基礎(chǔ)之上,他平定準格爾叛亂,收復伊犁,大小金川叛亂,將新疆正式納入版圖,更完善了西藏的統(tǒng)治,他統(tǒng)治的時期,也是大清帝國最為強盛之時,但盛衰之理,雖曰天時,亦在人為。
晚年的他,自持天下大盛,六下江南,生活奢靡,如果說這是帝王生活那便作罷,但他卻在面見來自遙遠的西方的機會之時目空一切,自謂天朝上國。
1763年,當乾隆帝在耗費巨資興建的頤和園(前身清漪園)賞湖光山色之時,遙遠的西方涅爾小邦英吉利一個年輕人瓦特,完成了蒸汽機冷凝器改進,而1774年,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誕生。當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的生產(chǎn)之時,為了能夠為自己增加原材料,打開市場,1792年,英國派遣了特使馬嘎爾尼前往“天朝上國”大清。他們自信自己所帶到遙遠的東方帝國的天文、地理儀器、火炮、槍支,車輛會讓他們的帝王“大開眼界”,然后與他們進行通商。
西歷9月26日,正式啟程。在途徑大西洋、印度洋的顛簸,馬六甲海峽的繁忙之后,1793年8月馬嘎爾尼一行到達北京。但雙方卻在禮儀之上發(fā)生了爭端,一向堅持紳士禮儀的英國與堅持叩拜禮儀的大清王朝互不相讓,最后英國人妥協(xié)了,選擇單膝下跪。似乎大清王朝又找到了幾十年前沙俄使者跪拜的那般尊嚴。而當乾隆帝還沉浸在這種孔乙己式的自我勝利之中時,作為特使馬嘎爾尼向乾隆帝呈送了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書信。
一封希冀大清能夠與英國進行通商,并且準予他們獲得經(jīng)商,開港口的信件,當然他們也知道,單純的信件顯然是打動不了乾隆帝的,于是當馬嘎爾尼將一應的:前膛槍等武器、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鐘表等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物什獻上,他知道成功就在眼前,他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乾隆帝驚訝的模樣,無數(shù)英國商品最終得以進入中國市場,以及無數(shù)的中國生絲等原材料進入大英帝國的紡織廠進行紡織的模樣。
可是八十歲的乾隆帝,不知是年邁還是無知無畏,似乎對這一切并不感興趣,嘴上還喋喋不休的說到朕,天朝,更是以一句“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一通有無”將他打發(fā)。
但當馬嘎爾尼看著乾隆帝治下的“康乾盛世”之時,卻不忘在隨行筆記上寫下幾句“(大清)航行技術(shù)是陳舊過時的”“ 兵士的裝備如何呢?是弓和箭,戟,矛,劍,還有幾枝火槍”“只需幾艘三桅戰(zhàn)艦就能摧毀其海岸艦隊,并制止他們從海南島至北直隸灣的航運……”
于是一個邪惡的念頭,讓這群出身北歐海盜后裔他們不禁在腦海閃過,“大清可欺”。而對大清帝國而言,當蒸汽機的馬達聲轟鳴不止,這也是最后的機會。八十歲的乾隆帝,定然不會想到也不過就在他去世41年之后,這群被他稱之為蠻夷的涅爾小邦之人,會開著鐵甲戰(zhàn)船,將大清帝王的國門叩開。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不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還會將他好不容易,耗費巨資圓明園付之一炬,劫掠一空,當然也包括哪些“涅爾小邦”行跪拜禮的蠻夷所獻上的寶物。
參考資料:1《馬嘎爾尼訪華日記》
2 《清史稿》3《停滯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