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說話能力,包括很多種,有公眾場合講話能力、日常與朋友交流能力、與領導對話能力等。各種場合的交流能力,有很多相似點,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重點介紹一下職場公眾場合的講話能力,我覺得這是每個職場人士必備的一種能力。
我大學時候,特別自卑內向,從來不敢上臺講話。工作以后,因為經(jīng)常需要給人做培訓或開會講話,逐漸將這項短板練就成了我的一項技能。
這項技能讓我在職場競聘中總能脫穎而出,為我贏得了很多機會。
職場公眾講話,包括日常會議中的工作匯報、職場競聘演講等,在職場的應用非常廣泛。怎樣提升自己的職場公眾講話能力呢?
記什么呢?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惑、解決一個難題后喜悅、與高手聊天后的感悟,工作中的點滴,你都可以記錄下來。
記錄,是與自己的一場對話。
通過記錄,能訓練文字表達能力。一般文字表達能力強的人,說話能力也不會差到哪去。
通過記錄,能梳理思路。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件事很難,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腦子很混亂。只要寫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寫著寫著就能找到解決辦法了。
通過記錄,能留住一些閃光的瞬間。我競聘的時候,常常會講一些感性的事,比如,自己是怎樣遭遇困難,怎樣解決的。感性的畫面特別能打動人心。
但這些生動的畫面,在你演講的時候是不會突然冒出來的。需要靠日常的積累和記錄,留在你的記事本里。然后,再根據(jù)每一次的演講主題,按需取用。
職場演講的時候,邏輯性很重要。如果邏輯混亂,就會讓人聽得云里霧里。
關于邏輯表達,有很多模型。這里介紹一個我最常用的金字塔結構。這是職場工作匯報時用得最多的一種結構。
陳述問題。用簡要的話,描述發(fā)生了什么問題。
原因分析。分析2-3點原因。
對策陳述。根據(jù)以上原因,自己做了哪幾個舉措。
結果表達。采用以上舉措后,自己產(chǎn)生了哪些結果。
試試這個萬能結構,你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開會時,跟領導的溝通順利很多。
如果是進行職場競聘演講,一般遵循的邏輯是:個人經(jīng)歷介紹、主要業(yè)績陳述、崗位認識、工作規(guī)劃。
在進行這種演講時,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部分都要能體現(xiàn)自己的特質,例如,愛思考、死磕、勤奮等。
也就是,你得給自己找?guī)讉€標簽,然后通過每個部分來體現(xiàn)證明這種標簽,從而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個人經(jīng)歷介紹時,不需要把你每一年的工作全部羅列,只要寫出最能體現(xiàn)自己特質的就好。
在一場職場演講中,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閃光點。閃光點放在開頭和結尾的效果最好。
首先,開場要抓人。
一般人習慣一上來就開始念PPT,時間長了,領導很容易疲倦和麻木。
而你不一樣,你先講一段個人真實的感受或故事(當然也是要求能突顯個人正面特質或與競聘主題相關的),讓人產(chǎn)生共鳴或新鮮感,這時候,全場的注意力一定會成功聚集到你身上。
這里的關鍵點在于一定要真實。真實且認真思考過的東西,才能打動人。這個故事可以從你日常記錄的素材里面去尋找。
還可以從表達方式上設計得具有畫面感、形象生動。
例如,一名中控人員(保證機器人正常運轉的人),上臺這樣開場:大家好!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工作伙伴”——機器人(PPT頁面顯示一臺機器人照片),我特別喜歡我這個“小伙伴”,因為他真的非常強大……..
整個演講都以擬人的方式講述,這種生動、詼諧的演講方式也能讓你脫穎而出。
結尾要升華。一個漂亮的結尾能讓人對你印象深刻。升華結尾的方式比較多,可以從感性層面講自己對工作的看法,或引入名言談自己的領悟。
讀大學時,我曾特別羨慕那些能在臺上侃侃而談的人,但每到自己上臺,就緊張得哆嗦,話都說不完整。后來研究了不少演講技能,深呼吸、轉移注意點等。
但我發(fā)現(xiàn),克服演講恐懼最有用的兩個方法就是提前準備和反復實戰(zhàn)。
提前準備,就是將自己做的PPT從頭到尾反復串講。串講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練習如何更連貫地表達每一頁內容;
二是保證自己對內容的熟悉度。熟悉到什么程度呢,要能閉著眼睛,不看PPT也講得出來。越熟悉內容,越能緩解臨場的緊張情緒;
三是加強對時間的把控,競聘演講對時間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用以上四個方法,不斷積累,不斷練習,相信你會成為職場演講臺上一顆閃亮的星。
歡迎關注【下雪天說】,我手寫我心,與你分享可踐行的職場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