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會認為世界就這么大,但事實上仍會有一些奇異的東西令你大開眼界~即使一個動物癡迷愛好者,也不敢肯定了解地球現(xiàn)存的所有物種。所以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可能會認識很多讓你驚喜的新動物!
1、五趾雙足蚓蜥:(又稱墨西哥鼴鼠蜥蜴或巴哈蠕蟲)它們和蜥蜴是近親,生活在美洲,穴居地下,以小蟲和白蟻為食,很少在地面活動,人類對它們了解的很少。
2、紅唇蝙蝠魚:科學家在大西洋西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奇怪的魚,它有鮮紅色的“嘴唇”,使用胸鰭在海底行走。
3、妖精鯊魚:被稱為海洋活化石,這種深海的鯊魚,細長的鼻子不只是外表,它是用來作為探測周圍其它動物的一個工具,雖然長得很兇殘,但對人類沒有危險。
4、熊貓螞蟻:因身上黑白兩色的毛而得名,它背部的刺能毒死一頭水牛。
6、艾氏閉管螈(雞雞蛇):最明顯的特征是沒眼睛,是一種大型蚓螈兩棲動物。
7、角蟬:它奇異的外表給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問題。
8、低地馬島刺猬:雖然它是哺乳動物,但卻會像昆蟲一樣發(fā)出尖銳的聲音。
10、蜂鳥鷹蛾:以花粉為食,對于顏色的辨別很有一套。
12、大西洋海蛞蝓:也叫做藍龍,生活在溫暖的海域。
13、螳螂蝦:蝦蛄已經超過400個品種。這些帶有攻擊性通常孤自生活的海洋生物,它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躲在海底的巖石、洞穴或錯綜復雜的通道。它們可以用長矛或夾子粉碎獵物,而不管哪種方法都是快速和致命的。因為長時間躲在洞里,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14、委內瑞拉獅子狗蛾:2009年在委內瑞拉,發(fā)現(xiàn)了看起來有點像外星人的獅子狗蛾。
15、鋸腹脂鯉:食人魚的一種,喜歡攻擊男性的睪丸,俗稱“切蛋魚”。
16、大王具足蟲,現(xiàn)存最大的等足類動物,被稱為深海巨人,它們比常規(guī)的等足類動物大15倍。
18、塞加羚羊:因其大而靈活的鼻子出名。
19、基伍樹蝰:生活在非洲的熱帶雨林,絕大多數(shù)在晚上出來捕食。
20、藍鸚嘴魚:在大西洋被發(fā)現(xiàn),它會花費80%的時間來尋找食物。
21、印度紫蛙:這種青蛙每年只有兩個星期到地下交配,其余時間都在樹上生活。
23、鯨頭鸛:因其喙而出名,早在古埃及已被發(fā)現(xiàn),但直到19世紀才被分類。
24、霍加皮:盡管身上有斑馬條紋,但事實上血緣卻是更靠近長頸鹿。
25、獨角鯨:是一種中型齒鯨,并擁有一巨大“象牙”般的尖齒(這使它們看起來像水下獨角獸)。它們常年生活在北極的格陵蘭島附近水域,加拿大和俄羅斯,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6、犰狳蜥:能偽裝成沙漠般的棕色,它可以偽裝多出一個頭來迷惑他的敵人。
27、海豬:生活在深度超過1000米的海洋深處,通過吸取泥土中的養(yǎng)分來存活。
29、鬃毛狼(The Maned Wolf):它們擁有高挑的大長腿!
30、短吻海豚(Irrawaddy Dolphin):外觀像白鯨,卻是殺人鯨的近親。頭部寬圓,無喙狀突起。背鰭小,鰭狀肢槳形,活動靈活,體色黑灰至淺灰。
31、指狐猴(Aye-Aye):指狐猴屬于靈長目動物原猴亞目狐猴科。野生的狐猴僅存在于馬達加斯加島。外形與蝙蝠有一些相似之處,它是靈長類哺乳動物中唯一使用回聲定位能力捕獵的物種,指狐猴是人類不同尋常的遠親。
32、毛冠鹿(Tufted Deer):鹿科毛冠鹿屬的1種,俗稱隱角鹿。體長1.4~1.7米,肩高0.6米;上犬齒甚大,呈獠牙狀,露出口外,角極短,不分杈,尖略向下彎。
33、小飛象章魚(Dumbo octopus):這些章魚屬煙灰蛸屬,頭上有耳狀的鰭。它們生活在極深的海下,尋找一些多毛類、遠洋橈足類等足類動物,還有甲殼類食物(它們可以整個吞下)。
34、長頸羚(Gerenuk):又稱麒麟羚,僅產在非洲的索馬里和肯尼亞,長頸羚因體型細長優(yōu)美而著名,棲息在干燥的荊棘叢林地區(qū),甚至沙漠地帶。
35、鹿豚(The Babirusa):又稱豬鹿,偶蹄目豬科的動物,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部分島嶼上。長有4支奇特的長牙,其中下獠牙如野豬,突出唇外,擋在眼睛前方,上獠牙從口腔中向上長,穿出臉部,在眼睛斜前方彎曲向后。
36、倭犰狳(Pink Fairy Armadillo):是犰狳科最小的一種。體長90-115毫米。生活在阿根廷中部的干燥草地、帶刺灌木和仙人掌的沙地,喜歡在螞蟻洞旁干燥的泥土上打洞,主要以螞蟻為食,偶爾也吃蠕蟲、蝸牛、昆蟲以及各種植物性食物。一旦受到驚嚇,它可以立刻把自己完全埋起來。
37、馬島長尾貍貓(The Fossa):又名隱肛貍,隱靈貓,是靈貓科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僅分布于馬達加斯加,是馬達加斯加最大的掠食動物。
38、星鼻鼴(star-nosed mole):是一種生長于北美洲東部,在加拿大東部及美國東北部都有發(fā)現(xiàn)的小鼴。星鼻鼴是星鼻鼴族及星鼻鼴屬的唯一成員。
39、天堂鳥(Superb Bird of Paradise):又名極樂鳥、太陽鳥、風鳥和霧鳥。與烏鴉是遠房的“親戚”,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共有40余種天堂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就有30多種。
40、巨泡五趾跳鼠(Gobi Jerboa):體形和五趾跳鼠極相似,長約115-145毫米,但較五趾跳鼠稍小,后肢較前肢長二倍以上,后足具五趾,兩側趾不達中間三趾的基部。
41、斑背小羚羊(Zebra Duiker):是金色或赤褐色的,有像斑馬的斑紋。上肢及面部呈深色。長90厘米,肩高45厘米,重達20公斤。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單獨或成小群生活。
42、巽他貓猴(Sunda Colugo):哺乳動物,體大如貓,從頸部、前臂、后足至尾端有披毛的飛膜,能在樹間滑翔。棲息熱帶樹林中,日間倒懸在樹上,夜間活動,以樹葉和果實為食。
43、水滴魚(Blob Fish):又名憂傷魚或軟隱棘杜父魚,身體呈凝膠狀,密度與它身體內含有的水分相似,使得它能夠漂在水中。由于長著一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
44、黿(Cantor’s Giant Soft Shelled Turtle):外形和常見的中華鱉很相似,生活在水中,短尾,背甲暗綠色,近圓形,長有許多小疙瘩。是淡水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為80—120厘米,體重約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過100千克。
45、蜘蛛蟹(Spider Crab):是海蟹的一種,生長于美國阿拉斯加,學名叫蜘蛛蟹。因為八條腿特長,外觀形似蜘蛛,而且觸角也比普通螃蟹多,所以被稱為蜘蛛蟹。
46、雪蟹(Yeti Crab):俗名皮匠蟹、皇后蟹。主要產地:美國阿拉斯加,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南極洲也是雪蟹分布地。
47、七鰓鰻(Lamprey):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魚類。嘴呈圓筒形,沒有上下腭,口內有鋒利的牙齒,它通過啃咬的方式進入動物尸體中進食,甚至可以在其中呆上長達3天之久。
48、裸濱鼠(Naked Mole Rat):這種生活在東非的動物體長10厘米左右,粉紅色或者淡黃色的身上見不著幾根毛,皮膚皺皺巴巴的,四條腿又細又短。兩只眼睛像針鼻兒,幾乎完全退化了,一雙耳朵也變成了幾乎看不出來的小肉芽,最前端,是兩對碩大的門牙。
49、白禿猴:這只小小的,新種類的猴子生活在巴西和秘魯,其特點是它亮紅色的臉。它們住在樹頂,但不幸的是,容易患上瘧疾。
50、長頸鹿象鼻蟲:這種象鼻蟲生活在馬達加斯加,食草動物,是獨一無二的昆蟲,它的脖子有點像長頸鹿的長脖子。
51、六角恐龍:它不是魚,而是一種兩棲動物,由于幼年時未能進化,所以成年后還保有幼體水棲和外腮的特征。
52、筐蛇尾:筐蛇尾像是一群海蛇尾組合在一起,有很多分枝的手臂。它們通常生活在深海野生棲息地,它們的壽命可能可以達到35年。
53、圣誕樹蠕蟲:大旋鰓蟲通常被稱為圣誕樹蠕蟲,像一個管狀建筑特的多毛綱蟲子。它們住在世界各地的熱帶珊瑚礁,有兩個樹狀突出物。
54、深海水母:這是發(fā)現(xiàn)探險家在2013年剛剛發(fā)現(xiàn)的,奇怪的深海生物對于我們似乎是陌生的。
55、鞍背刺蛾毛蟲:雖然這只蟲看起來像一個可愛的蘇格蘭梗犬穿上了外套,它實際上是非常有毒。它的刺和身體大部分的熊狀毛發(fā)都會分泌刺激毒液,如果接觸到它的毛發(fā)會皮膚腫脹和惡心。
57、巨口鯊:雖然它小于姥鯊,但聽名字就知道它的口是多么巨大。
58、灰飛虱幼蟲:灰飛虱是很細小的昆蟲,經常可以跳到安全的地方?;绎w虱幼蟲在腹都有獨特的腺體,可以分泌一些防水的腺液來幫助隱藏自己。
59、豬屁股蟲:這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蠕蟲,由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它的形狀是圓的,大約跟榛子一樣大小,看起來像屁股。
60、開普敦雨蛙:這只小而短的青蛙來自南非,棲息于地中海式灌木繁茂的草森中,它們現(xiàn)在正受到棲息地喪失的威脅。
61、長鼻猴:這種猴子是猴子界中最大的物種之一,原產于亞洲。它們最與眾不同的特性是用來吸引異性的超大號的鼻子。更滑稽的是,它們群里雄性間交流時,會發(fā)出像按汽車喇叭的聲音。
62、有牙齒的深海魷魚:一個深海魷魚的標本,到目前為止也只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只。它是由德國研究船在南大西洋的大約2000米的深處捕獲的。
63、彈涂魚: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兩棲類動物,它們可以使用胸鰭在陸地上行走。
64、圓耳象鼩:科學家在納米比亞西北部的沙漠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它的身體圓圓的,有一條長尾巴,毛皮呈咖啡色,但最特別還是要數(shù)它的鼻子,猶如象鼻一般。它們的嘴很小,便于捕捉昆蟲。這是已知19個象鼩中最小的品種。這是過去十年間在非洲發(fā)現(xiàn)的第三個新物種象鼩。
65、石魚:石魚身上有劇毒的刺,不小心踩著就完蛋了。
這些美麗的、丑陋的、怪異的動物有沒有嚇著你呢?其實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