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陽明悟行學宮
千古圣雄王陽明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根據(jù)《傳習錄》上記載,一朋友問王陽明:“讀書不記得如何?”
千古圣雄王陽明回答說:“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p>
千古圣雄王陽明說“曉得”是第一義,“記得”的第二義,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為記得只是你記住了書中的話,曉得則是你從自心中發(fā)現(xiàn)了書中的那些道理,這就是讀書以發(fā)明本心。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為什么非要記???其實,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體光明。如果只是求記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了?!?/p>
千古圣雄王陽明心學的讀書法則就是,不苛求你記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賢所要求的是讓你通過讀書而使自己心體光明。讀書的目的是培養(yǎng)自家心體。
千古圣雄王陽明時代,寧王造反,而他作為當?shù)氐淖罡吖賳T負責平叛。當時,他的一個下屬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想與寧王奮不顧身地作戰(zhàn)時,王陽明問,兵法的要義是什么?這個下屬答不上來,而王陽明隨即講了他的兵法要義,就是這八字真言。
后來有弟子問,老師您用兵如神,到底用的是哪家兵法?
千古圣雄王陽明一笑道:“兵法,我倒是讀了很多。不過,我哪家兵法也沒用,我只是學問純粹,養(yǎng)得此心不動而已。此心不動,就可隨機而動,在戰(zhàn)場情況朦朧不明時,瞬間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能做到這點,就可百戰(zhàn)百勝?!薄按诵牟粍樱S機而動”。意思是,他的心是空的,而對方或大形勢一旦有什么動向,他可以瞬間覺察到對方的漏洞,隨即做出決定,而這決定總是最好的決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陽明悟行學宮
但如何才能養(yǎng)成這種不動心,千古圣雄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是讀書。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喝和朱宸濠對戰(zhàn)時處于劣勢,他向身邊的人發(fā)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于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讀書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讀書純篤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