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老票證”述時代變遷:從憑“票”買到“任意”購

中新社石家莊1月26日電 題:“老票證”述時代變遷:從憑“票”買到“任意”購

作者 黃歆堯

“這在當時算是最小的布票,一般都用它找零?!?019年春節(jié)臨近,正忙著和老伴采購年貨的王連增,指著一張略微泛黃,面額為“壹厘米”的布票連連感慨,“現(xiàn)在日子好嘍!當時布票緊張,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做身新衣服。”

今年81歲的王連增是河北邯鄲人,癡迷于票證收藏二十余年。走進王連增的家,一筐筐“老票證”堆滿床榻:糧票、布票、食用油票,還有當時頗為稀缺的自行車票、手表票、縫紉機票。

布票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楊艷敏 攝

中國“票證”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是國家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為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xiāng)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fā)行的專用購買憑證。

收藏了近兩萬張票證的王連增稱,這些憑證通稱為“票證”,“物物皆憑票”是那個年代的特點。

“我結婚那會兒經濟緊張,什么都沒置備上?!睋踹B增介紹,跟現(xiàn)在結婚要汽車、金飾、鉆戒不同,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在當時俗稱“三轉一響”,是年輕人結婚最體面的配置。

“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頂風冒雪,攥著過年時特供的糖票、豆腐票、花生票,到供應店門口排隊搶購年貨。”王連增回憶說,我們平時都勒緊褲腰帶把購買細糧的票證攢起來,就為了過年的時候多吃兩口饅頭,多吃兩個餃子。

王連增的兒子、今年48歲的王利強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小時候,一個面包需要2兩糧票,只有過生日才能有機會吃到。”

1989年,王利強考上外省一所大學。為解決在校期間的吃飯問題,王連增提前將一沓子邯鄲糧票換成全國糧票讓王利強帶著。

現(xiàn)定居北京的王利強稱,到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糧票已經不用了,用錢就能買到東西,“再后來,國家物資豐富起來?!?/p>

與祖父輩經歷過的物資匱乏相比,王連增的孫子、今年20歲的王中陽則生活在“出門幾乎不帶現(xiàn)金,動動手指頭就能任意支付購買”的年代。

自小聽爺爺念叨老票證的王中陽說,感覺社會發(fā)展特別快。爺爺1954年參加工作,1965年才分到一張自行車票,用了小半年的工資買了輛“飛鴿”牌自行車,一騎就是20多年,“現(xiàn)在共享單車隨處可見,中國都成為移動支付大國了?!?/p>

等著兒子一家開車從北京回來團圓的王連增說,“現(xiàn)在吃喝啥都不缺,天天跟過年一樣?!?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糧票逐步上市,布票上市,還會遙遠嗎
[轉載]曬曬這些毛時代發(fā)給國民的票證(圖文)
40年 改革開放與我們的生活|改革開放|中國國家博物館
早期的老糧布票收藏競賣火爆
老上海的痕跡(七十六,趣談老票證)
留在記憶中的票證年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