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墨秦譯文】容器已經(jīng)溢滿,小心端著,不如停下來。鐵器鍛造使其鋒利,長久之后又將滯鈍,不可以長期保持。金玉珠寶堆滿了房屋,不能永久占有。大富大貴使人驕傲,也會留下隱患。功勞成功后就應(yīng)該隱退,天道就是這樣的。
【墨秦解析】
這一章講的是人生的進(jìn)退之道,蕓蕓眾生、行色男女、活在這個大千世界,吃穿用度、柴米油鹽,每一樣都需要財富支持。沒有財富支持將寸步難行。錢多錢少又無有標(biāo)準(zhǔn),貧窮的想富有,富有的想更富。人人都想盡辦法去弄錢,正規(guī)渠道掙來的還知道掙錢不易,低調(diào)淡定,謹(jǐn)保財富。而那些非法收入者,為滿足個人欲望,窮奢極欲,聲色犬馬近乎變態(tài)。還自以為是自己的能力足夠享受,飄飄然不知今兮是何兮。卻不知月滿則虧、樂極生悲?;ㄩ_花謝總有時,事情在大圓滿后又將重復(fù)下一個大圓滿。事情適可而止方為上策,不能好事占盡,“天道損有余而奉不足”。
杯中酒已經(jīng)滿了,為了多喝一點,還要再加,非得溢出來才作罷,然后小心謹(jǐn)慎地端在手中,生怕灑下一滴。與其這樣還不知少倒一點,豈不是更加爽利。人類的貪欲永遠(yuǎn)無法得到滿足,無名無利時想要打拼事業(yè),拼得一身榮華,永保妻兒富貴。名利雙收時,又想著怎么樣永久保持這份富貴??烧l又能保得住富貴,王侯將相還未見白發(fā)就已經(jīng)被困朝堂,天子帝王也會迎來改朝換代。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食不過三餐睡不過七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乍聽來似乎很是消極,人這一生匆匆?guī)资?,安心于?dāng)下,知足于現(xiàn)有,何樂而不為呢?民族英雄林則徐曾說過:“子若強(qiáng)于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人世間所有種種不快,不外乎就是比較心造成。有比較就會有不足,有不足就會有貪欲,有貪欲就會作惡。
在《道德經(jīng)》中,天地和圣人把我們和萬物都當(dāng)成芻狗,用完即可扔。天地用萬物,圣人用百姓,用完都會被扔。那么作為芻狗的我們就應(yīng)該有芻狗的覺悟,不要以為一日當(dāng)狗就能一輩子做狗,況且“狡兔死走狗烹”。作為芻狗的我們在功成之時就應(yīng)“功遂身退”,這是天之道。持而盈之、揣而銳之、金玉滿堂、富貴而驕這些都是走向滅亡的表現(xiàn),“幾于道”說的是水,可財富又何嘗不幾于道呢?民間風(fēng)水也是水管財?;ㄥX如流水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水和錢類似,財富是天下人的財富。存不得,留不住。所以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樣才是合乎天道的。
事實上也沒有誰能永久地占有財富,富可敵國的天下首富尚有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不要說權(quán)傾朝野的王公貴族,就算是只手遮天的帝王。生前多么的不可一世,揮手間日月為之暗淡,即便死后也是金玉傍身,最后還不是落得個連尸身都不能保全的結(jié)局。
老子在這一章就清楚地告訴我們,盈則溢的道理。做事切忌過滿,滿招損。不要太過尖銳,過銳易鈍,過剛易折。同時也從反面告訴我們,事情都有兩面情,否極泰來,遇上困難也不要灰心。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知足才能常樂。退而隱并不只是說形而上的隱居深山,而是要人們不倨功、不貪婪、適可而止,這才是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