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套280平浦東的房子,是23歲兒子送給我的?!边@個名叫沙拉的媽媽自豪的說。
看了這位猶太裔媽媽的教育方法才明白,好孩子都是教育的結(jié)果。
她是一個生長在上海的猶太裔女人,因遭丈夫拋棄,帶著三個孩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以色列。
初到以色列,她的積蓄只夠維持3個月的開支,她要快速找到養(yǎng)家的辦法。起初在餐廳里做工,后來自己擺攤賣春卷,每天能賺十來個謝克爾,她都激動地抱頭痛哭??偹隳莛B(yǎng)家了。
一天,三個孩子圍坐在小爐旁等她做飯,鄰居看不下去了,訓斥了老大:“你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應該懂得幫助母親,而不是在這看著母親忙碌,看你就像廢物一樣?!?/p>
訓斥完老大,轉(zhuǎn)頭來訓斥沙拉:“別以為你生了孩子就是母親?!?/p>
沙拉倍感委屈,便過來安慰孩子:“沒事,媽媽能撐住,媽媽喜歡照顧你們。”
鄰居的話,雖說傷人,但卻說醒了老大,老大說:“媽媽,她說得沒錯,讓我去試著幫助你?!?/p>
第二天,老大就來到媽媽的小攤上忙碌,并在空余時間幫助媽媽帶弟弟妹妹。
10多歲的孩子就開始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但在孩子眼里卻看不到委屈,反而從中找到存在感和價值感,懂得了責任和擔當。
在猶太家庭里,孩子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
猶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靠勞動獲取?!?/p>
家里任何的東西都不是無償使用,包括母親提供的飯菜和照顧。在家吃飯,要支付費用,洗衣服也要付費。
當然,家長也會給孩子提供賺錢的機會,他們可以做家務賺或自己做小生意賺錢。
美國流行一句話:全球財富在美國,而美國人的財富的一半又落入了猶太人的口袋里。
在猶太人眼里,不會覺得賺錢只是成人的事情,他們始終認為賺錢也得從娃娃抓起。
正因為從小對孩子財商的培養(yǎng),才導致猶太人出色的商業(yè)思維模式,他們?nèi)丝谥徽际澜缛丝诘?.3%,卻掌控了全球30%的財富。
沙拉受猶太人的影響,鼓勵孩子們?nèi)ナ袌鲑u春卷,賣一個春卷獎勵2毛錢,孩子們很快嘗到了甜頭,他們不僅賣春卷,還把中國的風油精賣成了市場上搶手貨。
學校老師必問孩子的一個問題 :“當遭遇他人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們會帶著什么逃走?”
回答金錢、寶石的都不正確,因為這些東西也能被奪走。
正確答案是“學識”,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學識就不可能被奪走。
老師告訴學生:“如果你們未來想成為富翁,就要多學習知識,將來都會有大用處的?!?/p>
沙拉的大兒子,很好的領(lǐng)悟和應用了老師的這句話,在法律課上學習移民法后,他告訴媽媽,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可以去移民局去領(lǐng)取安家費。
媽媽半信半疑地去了,結(jié)果還真領(lǐng)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這對于他們當時的家庭來講,可是一筆不小的錢財。
他提供的資訊,媽媽便支付他10%的酬金。他用這些錢郵購了一些很便宜的文具,然后去學校售賣,很快又賺到了2000謝克爾。
老大很會用錢生錢。老二則喜歡“空手套白狼”,無需投入本錢的行業(yè)。
14時他就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周交稿兩次,每月也有穩(wěn)定的收入。
老三小女兒,在家學著煮茶做點心,但這個并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是需要支付費用的。刨去成本,她也有不少進賬,過得也是很滋潤。
他們各自都有了積蓄,一家四口合資開辦了中國餐廳。媽媽占40%的股份、大兒子占30%、二兒子占20%、小女兒占10%。
他們的餐廳越干越紅火,因此引來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這位媽媽還獲得總理拉賓的接見,成了當?shù)氐拿恕?/p>
沙拉受當?shù)丨h(huán)境的影響,她的教育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教育的過程中,既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
這回明白猶太人為什么是全球最聰明最富有的民族了,人才一定是教育的結(jié)果。任正非都提倡要學習猶太人的教育。
愿我們都能在猶太人的教育理念中,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