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所有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筆者認為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玉?”這個問題。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饒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zhi 讀四聲),潔之方也。”古人認為玉不僅是石之美者,還得兼有五德。分別是“仁、義、智、勇、潔”。仁——溫潤且有光澤,表明玉善施恩澤,富有仁愛之心。義——玉有較高的透明度,從外可見其內(nèi),具有特征紋理,表明玉竭盡忠義之心。智——敲擊玉石,會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并能傳到很遠,表明玉具有智慧,并傳達給周圍的人。勇——具有極高的韌性和硬度,表明玉有超人的勇氣。潔——有斷口,但邊緣卻不鋒利,表明玉廉潔,自我約束,不傷害他人。
翡翠
現(xiàn)在由于科學的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古代對玉石的分類及命名存在著很多地域性命名,如酒泉玉、信宜玉,實際上是同一種玉石——岫巖玉,又叫岫玉,礦物學名稱蛇紋巖玉。故而,寶石學對玉石統(tǒng)一定義為:自然界產(chǎn)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及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玉包含:翡翠、和田玉、岫玉,獨山玉等。
翡翠
和田玉
翡翠和和田玉雖同屬玉石,但本質(zhì)上還是有區(qū)別的。
一、礦物組成的不同
從礦物的組成來說,翡翠是以硬玉為主,由多種其它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而和田玉是以透閃石或陽起石為主,含有其它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法國礦物學家穆爾在1846年,1863年分別對翡翠和和田玉進行了化驗分析。穆爾根據(jù)翡翠和和田玉的硬度不同進行了分類,稱翡翠為硬玉,在礦物學上屬于輝石類。稱和田玉為軟玉,在礦物學上屬閃石類,主要成分為透閃石或陽起石。故,硬玉專指翡翠,軟玉專指和田玉。民間常把硬玉低于翡翠的其它玉石分類到軟玉,其實是一種誤傳。
和田玉
二、產(chǎn)地的不同
翡翠的主要產(chǎn)地分布于:緬甸、危地馬拉、日本、俄羅斯等地,但只有緬甸所產(chǎn)的翡翠可以達到寶石級。
和田玉的主要產(chǎn)地分布于:中國新疆、俄羅斯、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前些年報道中國貴州羅甸發(fā)現(xiàn)和田玉礦,其各方面可媲美于新疆所產(chǎn)的和田玉。但近年卻沒有聽到過那邊的情況。
翡翠
三、顏色的不同
翡翠顏色豐富,常見不同深淺的綠色、紅褐色,黃色,黃褐色、紫色、黑灰色、藍綠色等。
和田玉顏色相對單調(diào),常見白色、青色、不同深淺的綠色、灰色及黑色等。
四、基本特征的不同
翡翠硬度為6.5~7,且有兩組完全解理,其解理面對光的反射稱之為“翠性”。光澤為玻璃光澤,透明到不透明。透明度好時,稱“水頭足”,差時,則稱“干”。
和田玉硬度為6~6.5,白玉同樣也有兩組完全解理,但集合體通常不可見。光澤為油脂狀到蠟狀光澤,及玻璃光澤。半透明到不透明。絕大多數(shù)為微透明,少數(shù)為半透明。
五、結(jié)構(gòu)的不同
翡翠常見纖維交織結(jié)構(gòu);粒狀纖維交織結(jié)構(gòu)等。
和田玉可見毛氈狀結(jié)構(gòu),常見暗色固態(tài)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