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大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自上映起就在國內掀起一股觀影熱浪。目前,總票房已突破23億元大關。網(wǎng)友們紛紛感嘆《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在國內一片贊揚聲中有的網(wǎng)友不禁思考“我們是不是有點過譽了?”
2月8日,《流浪地球》登陸北美院線,在美國22個城市、加拿大3個城市以及澳大利亞全境上映。其實,海外媒體對這部影片的夸獎,比你想象的還要猛烈的多。美國《紐約時報》以“中國電影產(chǎn)業(yè)終于加入太空競賽了”為題進行報道。文中評價:“中國是太空探索的后來者,在科幻電影領域也未能領先一步。不過,這種情況即將發(fā)生改變”。文中還使用了“野心”、“大預算”等詞語,表示該電影不管是從技術上還是從資金上來說,都超過了大多數(shù)電影制作人的能力與想象,“代表了中國電影制作新時代的到來”。
《南華早報》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流浪地球》可能成為激發(fā)中國科幻電影創(chuàng)作的開山之作”。影片的特效、節(jié)奏、敘事完整性都可圈可點,科幻片達到這個水準已經(jīng)超出預期?!庇督鹑跁r報》評論道:“中國憑此片一舉躍入科幻片領域,展現(xiàn)出該國電影人日益雄厚的制作預算和信心,他們已有能力挑戰(zhàn)這一曾經(jīng)由好萊塢壟斷的題材?!?/p>
印度媒體News 18為新穎的敘事點贊:“《流浪地球》的故事中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元素——地球整個兒被抬走放進另一個太陽系。哇!這部電影看起來相當獨具一格,完全可媲美好萊塢,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好萊塢?!?/p>
澳大利亞電影網(wǎng)站Flicks.com更是吹爆“這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電影”,還點出了電影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人不同于西方人的價值觀:他們可以在形勢危急之時打破計劃、雷厲風行做該做的事,而且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偉大事業(yè)無私奉獻;而在美國英雄這邊,這通常只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個副產(chǎn)品,而非主要目的。
就連曾執(zhí)導《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等大片的全球知名導演卡梅隆也對《流浪地球》表示祝賀,他在微博上祝電影上映順利,也祝福中國科幻電影事業(yè)。
在社交媒體上外國觀眾也對影片展開了熱烈討論,一位名叫“Nerys”的網(wǎng)友在看了預告片后就激動地表示:“美國公映版會是配音還是加字幕呢?我恐怕很難適應邊看字幕邊看電影,這讓人很抓狂,但是這部電影真的看起來太厲害了?。。 庇腥さ氖?,底下有不少網(wǎng)友為他支招,“適應字幕是基本生活技能”,也有人留言,“去學中文吧”。
還有一位名為“Urizen61”的網(wǎng)友在臉書上留言:“我是一名加拿大籍猶太人。美國的科幻片往往都是平淡無奇的,但這部中國電影看起來很棒。我知道中國拍了不少優(yōu)秀的文藝片,當然還有了不起的武俠電影,但我從未將中國與科幻片聯(lián)系在一起。也許我應該改變我的想法了。”
不過,也有外國網(wǎng)友吐槽,“除了我之外,電影院里似乎全是中國人”。
的確,隨著《流浪地球》在國內口碑爆棚,海外華人們也想一睹為快。從目前北美地區(qū)網(wǎng)友的反饋來看,《流浪地球》IMAX 3D的上座率很高,但影片在北美的排片量整體很少,大家都希望能加大排片數(shù)量。
在亞馬遜旗下的影評網(wǎng)站IMDb上,已有超過2400人給《流浪地球》評分,評分一度上升至8.1分,現(xiàn)為8.0分。此前,《紅海行動》也在IMDb上拿到了8.1分,不過后來降至6.8分。
8.0分是什么概念?在入圍IMDb最知名的“Top250電影榜單”中,《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2011)、《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2003)、《銀河護衛(wèi)隊》(2014)也是這個分數(shù)。
對于海外市場的關注與好評,導演郭帆倒是很淡定。他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一開始并沒有考慮國際市場,在北美上映也是為了照顧海外華人的觀影需求?!肮芩麄儯ㄍ鈬^眾)能不能接受呢,我先服務中國觀眾?!?/p>
郭導還提到,電影制作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團隊來自海外,在實際合作中,不僅在溝通上存在文化問題,而且也拿不到最頂尖的海外特效資源,因此,“我們中國的團隊真的很爭氣,讓我很驕傲,他們非常用心。是因為用心讓他們做的東西特別牛,海外團隊就會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