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MSCI官宣: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將三步把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首次納入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消息一經發(fā)布,三大指數早盤高開,創(chuàng)指更是高開漲1.5%,可見市場對于此利好的認可。其實“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去年對此就已經有所預期?!癆股將走向國際化”、“外資將大幅買入A股”等觀點,對于吃瓜的投資朋友更是耳熟能詳、司空見慣。但真正了解此事背后邏輯的投資者卻少之又少,故下文將詳細介紹:MSCI擴大A股納入因子后,對于國內市場影響幾何?
MSCI指數對于A股而言有那么重要嗎?
MSCI是摩根士丹利所編制的一系列股價指數,其中MSCI指數是全球基金經理采用最多的基準指數,全球追蹤MSCI指數的資產規(guī)模可高達十萬億美元,可謂國際資本的投資樣本。A股被納入MSCI指數后,可以被更多的全球投資人所看到,引起基金經理的關注,從而促進國際資金向A股流入。
A股自2013年入選“MSCI觀察名單”后,連續(xù)三次申請納入MSCI指數都遭拒,終于在2018年成功納入并將納入因子提高至5%。當下,MSCI再度官宣將中國A股納入因子提升至20%,并首次納入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隨著A股的體制及與國際水平越來越貼合,就像科創(chuàng)板及試點注冊制的設立,將來A股在MSCI進程上將會不斷深化,不光納入因子會不斷提升,其中的成分股也會陸續(xù)擴充,到時外資加大配置A股也將成為必然趨勢。
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A股權重地位抬高,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在MSCI指數中的這個納入因子并非等于權重比例,納入因子可以理解為成分股的“納入折扣率”。打個比喻,假設某Q股票流通市值為1000億,即將將納入MSCI指數,其納入因子為20%,那么這個Q股票可納入的市值只有1000*20%=200億。若當前MSCI指數中,成分股已有1萬億的市值,那么此Q股占指數中的權重為200/(10000+200)=1.96%。那么若Q股的納入因子為100%,那么可納入市值為1000億,而占指數的權重為1000/(1000*10000)=9.01%。所以MSCI中納入因子并非權重比例,下圖可直觀了解當前A股在MSCI EM(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占比情況,及今后納入因子為100%后的權重(MSCI預測數據)。
資料來源:MSCI官網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以及最大的新興市場,而A股當前占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卻僅有0.7%,這顯然是不正常的,主要是由于我們股市創(chuàng)建較晚,體制尚未完善。隨著科創(chuàng)板、注冊制試點等機制不斷地開放,A股與國際資本市場體制將會不斷貼合,A股納入因子提升至100%是早晚的事。不僅如此,原本預期于2020年6月才納入的168只中盤股,也在今年提前擴充進本次的成分股中,所以MSCI官網此前所預估的A股權重為2.82%早已過時,據計算,擴容后準確的權重比例應為3.4%左右。憧憬未來,還會有更多優(yōu)質的大盤股、中盤股被納入MSCI的成分股,最終A股占MSCI指數的權重將遠不止16%,而直接的影響就是促進大量外資流入A股市場。
MSCI計劃調整后,存在4200億潛在增量資金
隨著MSCI將A股納入因子提升至20%,并且提前擴充至中盤股,A股于MSCI指數中的權重將大幅提升。其中,在MSCI ACWI(MSCI國家指數)中的A股權重將會由當前0.1%提升至0.48%,而在MSCI EM(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會由0.71%提升至3.36%。A股于MSCI指數中所占權重提升后,將直接導致國際資金更為關注及重視A股,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將有望布局A股市場,其中按照MSCI 指數成份買入的被動型基金會跟隨MSCI 的調整變動而買入A股。如上表所示,今年隨著A股納入因子及指數權重的提升,樂觀估計可引起630億美元的潛在增量資金流入A股,按6.70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為4200億元。
外資長期流入A股將成為必然趨勢
臺灣股市歷經9年完全納入MSCI,十年間外資不斷大幅流入,境外投資者持股市值占比從開始不到10%,攀升至當前將近30%。韓國股市亦是如此,初步納入MSCI開始,外資放量式涌入韓國股市,境外投資者的持股市值占比從1990年的2%,上升至2005年最高23%。借鑒臺灣股市及韓國股市納入MSCI的經驗,隨著A股于MSCI中的權重不斷提高,A股中的境外投資者占比注定也會隨之攀升。相比于臺灣及韓國股市,由于A股的總市值相對較高,而大陸地區(qū)的股民相對較多,所以外資持股市值占比可能并不會高達30%甚至更高,但是外資長期流入A股將成為必然趨勢。
資料來源:iFinD、神光財經
自從2018年4月以來,外資大舉買入A股:2018年外資通過滬深港通流入的資金量高達3000億人民幣;而2019年才過去兩個月,已經有超1300億元外資流入A股市場。當然這并不完全是由“A股納入MSCI”單一因素所導致的,還有其他原因:富時及道瓊斯納入A股;政策上放寬QIFF準入了解,擴大外資投資范圍;2018年股價暴跌,A股估值較低于外圍股市,外資乘機前來建倉……無論從政策導向還是從客觀因素來看,A股正在逐漸與國際資本市場深度接軌,今后外資在A股市場的權重占比將會越來越大。
思考:外資大幅流入A股!蛋糕將如何分?股民又該腫么辦?
粉絲回復:周六早晨正式發(fā)布科創(chuàng)板制度規(guī)則,很多網友私信提示我,問具體細則是否變動,讓我更新科創(chuàng)板相關文章。并非不想更新,確實最近太忙啦。這篇MSCI的文章還是周五、周六加班趕寫的,表格的所有數據都是自己算出來的。為了質量只能犧牲數量!科創(chuàng)板的規(guī)則我看過了,大體都沒有變動,和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一樣的,只是在細節(jié)的地方改了一下。具體的可以去看上證報的一篇《科創(chuàng)板“2+6”規(guī)則定稿67處重要修改,逐條比對一圖看懂》,已經非常詳細!
更多神光最新觀點,請點擊http://online.shengu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