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出身于天水小資產階級家庭。1947年,做為王家唯一兒子,毅然與家庭決裂,走上了革命之路。
解放前夕,父親做為天水地下黨組織的交通員,曾直接參與了胡宗南部隊的兵運活動。天水剛解放,父親又做為專署派駐麥積區(qū)利橋鄉(xiāng)第一批土改工作隊的成員,參加了利橋、百花、黨川等地方的剿匪、鎮(zhèn)反及土改等工作,后在漳縣大草灘一帶發(fā)動貧苦百姓進行土改。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父親出生入死,數(shù)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當年著軍裝的父親
解放初期,共和國已經成立,但父親工作的地方很多還未被解放,胡宗南殘部、地主武裝、土匪和慣匪活動猖獗,犬牙交錯,環(huán)境相當復雜。有一次,父親帶領一行人運送一馬車給養(yǎng)路過百花溝,被埋伏山上的殘匪包圍,激戰(zhàn)數(shù)小時,順利突圍,但一馬車物質給養(yǎng)悉數(shù)被土匪搶去。還有一次,利橋鄉(xiāng)附近的地主惡霸勾結土匪反攻倒算,父親和鄉(xiāng)政府民兵前去圍剿,戰(zhàn)斗結束,在押解兩名土匪回鄉(xiāng)政府的路上,經過一條溪流,由于河中水流湍急,在河中間,父親被土匪打倒,就在土匪奪槍的一剎那,千鈞一發(fā)之際,河對岸有人朝天開了一搶,震懾住了土匪,后來才知,原來是鄉(xiāng)政府接應的民兵到了。
有一天,父親接到報告,說有一伙土匪在偏遠山村殺人放火,待父親帶領民兵趕到時,為時已晚,村里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幾個村干部已被土匪殺害,吊在樹上,此時,土匪早已逃進秦嶺深處,不見蹤影。不久,由天水工委派部隊圍剿消滅了這股土匪,并活捉了匪首。在利橋街道的小戲臺上,召開匪首公審大會,父親親自宣判,一聲槍響,最終使這個作惡多端、為害一方的匪首得到了應有下場。
當年情況復雜,有次,在一戶老鄉(xiāng)家,父親和國民黨潛伏特務住在一起長達一月之久,竟然毫無察覺。特務白天化裝成修鞋匠,在利橋鎮(zhèn)上修鞋,刺探情報,伺機暴動,由于蘭州同伙暴露后供出這個特務,最后蘭州軍管會派專人到利橋抓住了他,父親所幸有驚無險。
百花溝,土匪在這里搶去了一馬車給養(yǎng)
當年父親押解土匪過這條紅河時險遭不測
父親為人誠懇,工作積極。當年為發(fā)動群眾搞土改,有一天要給群眾演一場“窮人恨”的戲,利橋鄉(xiāng)婦女主任扮演窮人老太婆,有一個角色是演老太婆兒媳婦的,由于時間蒼促,一時找不到演兒媳婦人選,父親一著急,穿上母親結婚時穿的大紅綿襖帶著幾個窮人家孩子直接上臺客串了一把。
利橋鄉(xiāng)
黨川鄉(xiāng)政府
漳縣大草灘鄉(xiāng)
當年土改時,父親隨身攜帶一把二胡,為發(fā)動群眾,經常下鄉(xiāng),與老鄉(xiāng)一起燒火做飯,坐在炕上足膝長談,有時徹夜不眠。
村里開大會時,為調動窮人土改積極性、活躍氣氛,父親與老鄉(xiāng)經常互動,老鄉(xiāng)大喊:“王干部,來一個”、“王干部,來一個”,父親就拉一曲二胡,唱一段白毛女。
如今,父親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深深的皺紋,目光呆滯,已失去當年的風采。只有他那微微下陷的眼窩里,一雙深褐色的眼眸,在悄悄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也講訴著一位革命老人當年的故事。
父母親
今年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三級領導先后到家看望、慰問94歲高齡的父親,領導說我父親是天水地區(qū)的寶。父親聽了很激動,久久不能平靜,只說了二句話,那就是“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p>
領導看望、慰問父親
愿天下父母親新春快樂!健康長壽!
2019年2月8日于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