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部爆款國產(chǎn)劇,非《都挺好》莫屬。
每次更新,幾乎都能成為第二天的微博話題。
媽寶、啃老、毒舌的蘇明成,屢次被罵著上熱搜。
家暴妹妹蘇明玉的戲份一播出,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組團打蘇明成的地步。
讓演員郭京飛瑟瑟發(fā)抖。
趕緊和蘇明成劃清界限。
被唾沫星子淹脖子的,還有父親蘇大強(倪大紅 飾)。
評論區(qū)里很多人都喊他直接去仙逝。
從情節(jié)推動上來看,妹妹明玉的憤懣和大哥明哲的愚孝都是次要的,他倆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各自人生中最大的阻礙。
蘇家這點事兒能撐滿 45 集,都是靠著蘇大強和蘇明成兩父子作妖。
正如這張海報里暗示的,躺在地上潑皮耍賴讓全家人頭疼的,就是這倆爺兒。
行走的「一地雞毛攪拌機」。
家長里短的「壞」,也是小壞。
這小壞一不犯法,二不違道德,但就是撓得你心頭癢癢,悶著惡氣不能痛快。
而蘇明成和蘇大強兩父子,便是把這種小壞,發(fā)揮到極致的類型。
蘇明成的經(jīng)典臺詞是「我啃老怎么了?有本事你啃一個試試?」
喲吼,啃老還啃出范兒來了。
有趣的是,他一開始是死不承認的,認為這是媽媽對自己的偏愛,算不得「啃」。
「沒有,這是媽給我的」。
他打小嘴甜,擅長空口畫大餅。
特別愛用「等我 blablabla」的句式。
「等以后我掙大錢了,我好好孝敬您」
「等我這工資一發(fā)呀,帶你們二老去吃大餐」
這一等就是 30 多年,兩位老人沒撈到一點好,還凈往里砸錢。
蘇明成的「啃老模式」里透露出一股「天使投資人被 PPT 創(chuàng)業(yè)者忽悠」的味道,投資人為了回本還不停地加碼,不懂得及時止損,最后血本無歸。
所以蘇明成后來改口了,他覺著啃老也是一種本事啊,類似創(chuàng)業(yè)嘛。
但,啃老的局面屬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蘇母一走,他就沒得啃了。
去找父親蘇大強吧,根本沒有下嘴的地方,他就被碰的一鼻子灰。
蘇明成性格中最大的「小壞」,在于他遇到困難時,會本能性甩鍋,遷怒他人。
這貨根本不講邏輯,只講脾氣。
妹妹蘇明玉嘲諷他花錢上的二本,這是事實嘛,他不行,受不了自戀損傷,反口就罵「你有病吧!」
說他啃老,更是等不及要打妹妹。
跟老婆朱麗吵架,半夜跳到親爹的門口堵人要說法「我們吵架還不是因為你」。
老宅查賬那一段最有意思了。
他一直矢口否認啃老,因為空口無憑,沒想到他爹蘇大強是個斤斤計較的人,背地里把兄妹三個每一筆賬都記得清清楚楚。
連誰買了糖葫蘆都記著呢。
蘇明成厚厚一大摞子的借錢流水啪啪打臉上,還是不依不饒「爸,你這賬是不是記錯了?!」
很快就上升到動機指責「你拿出賬本來,什么意思???」
他看不到自己占據(jù)了蘇家大部分資源,也看不到明玉受到的委屈,無法對一個屋檐下的妹妹產(chǎn)生一點憐惜之情。
他眼睛里,充滿了一個全能自戀的自己,光芒萬丈理應(yīng)得到所有人的供奉。
蘇大強則是另一個極端:壓抑自我需求。
他原本是一個中學圖書館的管理員,工作中就是俏沒聲兒的,很沒有存在感,以至于退休了別人都沒有察覺。
蘇母只需稍稍一個不滿意的眼神,蘇大強就嚇得縮到一邊。
兒子回來她才會下廚房,日常就讓蘇大強做飯。
在歡送大兒子明哲留學的喜宴上,蘇母待客打麻將,旁邊蘇大強在廚房忙活。
書里描寫她退休后,都是蘇大強在伺候——
「蘇母退休后迷上了打麻將,經(jīng)常吃飯都得蘇大強送到桌子邊上,家中所有家務(wù)都是他一個人包辦。」
順從,來源于他懦弱怕事的本性。
家里一爆發(fā)矛盾,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溜。
快速吃完飯下桌子,待到旁邊一言不發(fā);
要么借口上廁所,趕緊逃離現(xiàn)場。
所以在三個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他沒有起到多少正面作用。
等到蘇母過世,他終于能喘口氣了,高興壞了。
但由于他此前大半生都是依賴蘇母而活的,幾乎無法面對一個人的世界,所以才有后續(xù)那么多矛盾:
寧愿跟兒女吵吵嚷嚷,也不愿意一個人過清凈日子。
大家都說蘇大強是壓抑之后大爆發(fā),倚老賣老使性子。
在我看來,他其實一直都沒變:
他始終無法自處,從沒學會自己找樂子,于人際關(guān)系的漩渦里浮沉,或許是他排遣孤獨的唯一方式。
所以他搬弄是非。
兒媳朱麗心平氣和地勸他洗澡,他立馬回「好的,我走,我走」。
大兒子蘇明哲需要去上海新工作報道,他為了趕快買新房,讓他請假。
不然就要跟到上海。
心理有不滿意,從來不當面講。
慣常跟明哲躲在小房間里,說話都是藏一半,夾槍帶棒地指責別人,搞得兩兄弟心生嫌隙。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劇里最「廢」的,恰好就是離蘇母最近的兩個男人——
一個被她捧得老高,一個被她踩到腳底。
蘇母才是這個家的核心力量:她在的時候,風平浪靜,一旦走了,這家雞飛狗跳。
作為醫(yī)院里獎?wù)录由淼哪7稑藯U護士長,蘇母把職場上風風火火裁定乾坤的氣勢,帶來了家里。
其家庭經(jīng)營模式是這樣:
榨取丈夫和女兒的利益,連帶把自己的血汗,不打折扣地輸送給兩個兒子和弟弟身上。
蘇大強和女兒明玉的對話里側(cè)面交代了,蘇母對自己的弟弟也是極為寵溺的。
(就是這位舅舅)
明玉想要考清華,蘇母偷偷給她報了個免費師范,理由是——
「一個女孩子,上這么好的學校有什么用」
每當她說出「一個女孩子,應(yīng)該 @$%^$^^&」時候,這「女」字里也包括她自己。
也就是說,在給女兒明玉設(shè)定種種天花板和玻璃罩之前,她是先把自己框進里頭的。
我們來擼一遍蘇母的人生,其實非常慘——
嫁給一個窩囊的丈夫,自己瘦成排骨,省吃儉用供兩個兒子上大學買房娶妻,另外還要接濟親弟弟。
日常給成年的二兒子做飯打掃。
臨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60 歲出頭就在麻將桌上猝死,死前都沒見到兒女最后一面,可以說是半點福也沒有享到。
蘇母絕對克己,她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但她無限克制自己的緣由,或許就來自于「女子通過對男子的奉獻來贏得尊重」的傳統(tǒng)女德觀念。
她骨子里厭女。
一個例子足以證明:她不肯去美國伺候大兒媳坐月子,順口捏造一個病來逃避,說蘇大強耳朵有問題,不能坐長途飛機。
就因為老大媳婦生的是女兒。
反派媽媽,常常共享同一個名字:美蘭。
樊勝美的媽媽叫做劉美蘭,蘇母原名趙美蘭。
她們克己奉獻,厭惡同性別的女人,為兒子、孫子和弟弟付出一切。
屬于天朝特色的「香火精」門派。
但最關(guān)鍵的問題就是:蘇母對二兒子蘇明成投入這么大的心血,為啥他一直不能成才呢?
香玉做個大膽的猜想:她潛意識里,根本不想讓二兒子成才。
把人留在身邊的方式有兩種:
要么自己變得更強更有魅力,叫別人吸引走不了;
要么就想盡方法把別人弄得更弱,砍掉手腳叫對方離不開自己。
蘇母無意識中,選擇了后者。
蘇明成這段泣不成聲的獨白揭示了個中奧秘——
一踩一捧,把蘇明成和蘇大強的銳氣削掉,乖乖待在身邊陪伴自己。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蘇明成和蘇大強也享受這種依賴關(guān)系,因為這樣就不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算走錯了,那也是趙美蘭的問題。
共生關(guān)系固然能夠提供短暫舒適,但終有一天,那個供你依賴的「別人」會離開,會遠去。
不能將自己的命運裝托在他人的口袋里,因為能陪你走一生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