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想象一個不受空間、時間及其他因素限制的事物。事實上,要運用智力去摹想人類的意識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做這樣的嘗試的同時,我們已先預(yù)設(shè)了極限。為了更清楚表達,我們將之可視化,想象著某物,這個東西不受其存在的時間、空間、感覺、知識甚至能力,或其他您所能想象到的任何東西限制。
意識,全知全能、無所不在,凌駕一切。意識造就了一切。所有的事物、精神、思維以及生命本質(zhì)……一切的一切,皆在存現(xiàn)之初即有意識。所謂的意識,可以說是您想象得到以及想像不到的任何東西,甚至遠遠超出想象這個范疇。
其他用于詮釋意識的字眼(在相同或相近的背景下)有:神、絕對、天意、全能、普遍精神、因緣、信條、維度精神等。根據(jù)使用者對詞匯的理解與欲表達之事,他們所下的定義可與上述條列或異或同。所以,當您不確定他人在談?wù)撌裁磿r,請進一步詢問她/他的定義。
如果要我以圖說的方式解釋意識,我會畫一個點,將之標示為負無限大(-?),接著從這個點往三個維度延伸,直到正無限大(+?)。當然,在畫不出意識本身的情況下,這個圖只能是隸屬于意識下的某物的視像化。姑且讓我們假設(shè)這幅圖里有一個無限的存在,這幅圖使我的概念更易于理解。對于智能層次的理解,在這幅圖表示的就是意識。
真我
什么是真我?真我,是不能與理智相比較的一種虛幻(想象)意識片段。
真我是意識的一部分,又存在于意識里,正如一滴水是整個湖泊的一部分。真我與意識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它們被頭腦區(qū)別看待、思考和理解。
所以真我歸屬于意識的一類,它存在于意識里,同時又以一種虛幻(想象)意識的片段出現(xiàn)。真我不能脫離意識而單獨存在,意識脫離真我也不是意識了。同樣,您可以聯(lián)想,一滴水無法離開湖泊而單獨存在,而湖泊沒有水也就不是湖泊了。
同時,真我是所有生物的源頭、本質(zhì)、起因和創(chuàng)造者。所有生物都存在于真我之內(nèi),因為它們在真我之內(nèi)被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生物可能感覺真我存在于他/她/它的身體里,或者感覺自己存在于真我之內(nèi)——這些都不重要,因為真我是不受空間局限的。
意識是無限的,沒有盡頭。不過,想象在意識里劃出一個界限,由此一個有限的意識部分就形成了一個界。形象一點,就是在意識中植入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球形的界限,這個球形的區(qū)域被稱之為意識界。這就是我所談到的關(guān)于一個生物(如人)所生存的意識界的意思。
無限的意識界可以被創(chuàng)造出來,人們知道并且可以描述其中一些:存在、成長、本能、理智和直覺。下圖在視覺上清晰展現(xiàn)了這些意識界。
無限的意識使生活在意識中的生物不受任何限制。這樣的生物是完美無暇的、萬能的、無所不知并凌駕一切。
而限制于一個界內(nèi)的意識使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就不那么完美了(會受限)。與來自較小意識界的生物相比,來自較廣意識界的生物能力更高強。
礦物(代表“存在”界)沒有植物(代表“成長”界)的能力強。用相同的方法比較,動物(代表“本能”界)就比植物能做到更多,知道更多,但沒有人(“理智”)的能力強。因此,就可以想象生活在“直覺”里的生物比人更強大(更完美)。
上面的圖片同時也展示了進化(成長)的過程。一個生物的進化在于這個生物所在意識界的擴展。例如,植物比水晶石更進化(進化更遠);動物比植物更進化(生活在更大的意識界中);而人的進化就更深了。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生物在其一生中都在發(fā)展(進化)自身,因為他所在的意識界不斷擴展。(生物生存的)意識界擴展越廣,此生物就越有能力去做、去想、去理解,等等。
人的理智開發(fā),部分界定為智商(IQ),可以在這里作為示例來講??v觀人類歷史,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在理解、說明、想象、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普通人的理智(意識界)總在擴展。
另一方面,這個普通人主要積極發(fā)展的也僅是智力活動,因此他/她還沒有能力做這個界中不存在的事情。每個界都是一個局限。如果一個人停留在理智(界),并且沒有更多的進化(沒有超越到直覺界),那么,此人就不能理解超出理智界的事物。
在生物創(chuàng)造的一個特定意識界中,利用一種合適的身體(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和特定的條件來生活。舉些例子,人的身體結(jié)構(gòu)比動物的更合理更先進,含有更多的水和較少的礦物質(zhì),其能量結(jié)構(gòu)更發(fā)達。動物的身體比植物更先進,含有較少的礦物質(zhì)。而石頭則是三者中最堅硬的,因為它幾乎都是由礦物質(zhì)組成的。
生活在直覺(界)的生物有著比人更精細的身體?,F(xiàn)今,大多數(shù)的人都無法看到這種被認為是非物質(zhì)的身體了。
很顯然,在意識界中沒有清晰的界線,也沒有潛在界的數(shù)量限制,也就是說沒有跳躍式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意識界的擴展)是非常平穩(wěn)的,人的進化意味著他/她的意識界向直覺擴展的過程。
進化就是如此,沒有較好或較差,但有很多意識界,并且這些界中存在無數(shù)不同的可能性以體驗生活界。究其本質(zhì)(來源或根源),每個生物中都有意識,都在一個特定的意識界中體驗著不完美。意識本身就是一種體驗。因此,可以說進化就是意識玩的一個游戲。
現(xiàn)在您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書的宗旨了嗎?
我是意識,一切都是由我來創(chuàng)造。
潛意識——本能
本能是思維的一部分,由數(shù)據(jù)資料和程序組成。程序是一個精確按照既定(編寫)設(shè)置的自我運行機制,它不會思考,也沒有情緒,更不去做沒被設(shè)定(程序化)的事。
直覺是對程序和數(shù)據(jù)資料的大量收集,它即不思考、不深思、不分析、不判斷,也不創(chuàng)造,只是機械地運行程序和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
數(shù)據(jù)資料是:
· 由感官(有意或無意地)收集并保存在記憶中(大部分都會被 遺忘的所有事物);
· 所有事情,例如
情況(如其他生物的行為);
因素(如氣溫、顏色、音量、空間);
程序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在思維中有大量的程序。若沒有這些程序,人體是無法運作的。事實上,身體是程序運作的直接產(chǎn)物,沒有程序就沒有身體。
以下是幾個程序運作的幾個例子:
- 人可以憑借判斷力感知和詮釋,因此他/她可以感到饑餓、干渴或飽食;
- 自動控制心跳頻率、瞳孔大小、出汗量和很多其他物質(zhì);
- 本能反應(yīng)。
人類的情緒反應(yīng)就是程序?qū)?shù)據(jù)資料的反應(yīng)。例如,當您看到或聽到某些東西的時候,您可能開始感覺到快樂、難過、悲傷、歡喜或焦慮——這些都是外來因素(其數(shù)據(jù)資料就是:看到或者聽到的東西)對服務(wù)于人的特定區(qū)域的程序造成影響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另外一個例子:您一個人平靜地待在家里,不料有人敲門,開門看到的是您深愛的人,他/她吻了您并與您甜言蜜語。此時的您會有什么樣的情緒?
再來一個例子:情緒平靜的您進入到一間屋子,有人立刻對您大喊大叫并侮辱您。此時的您又會是怎樣的情緒?
第一個場景中產(chǎn)生的情緒不同于第二個場景中的,除非這個人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簡單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運行程序?qū)μ囟ǖ臄?shù)據(jù)資料產(chǎn)生了特定的反應(yīng)。
能夠以您自己的意愿來控制并體驗自己的情緒,是您在靈性發(fā)展道路上的一個階段(或者成就)。
當您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就可以決定在任何時候都感受快樂。那么您就能保持在這種狀態(tài)中,直到您想有其他的轉(zhuǎn)變,比如傷心。
如果您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同的因素(如其他人對您的態(tài)度)可能都會對您的情緒造成影響,就像狂風吹動樹葉一般。不過……那又能怎樣呢?
意識——理智
理智是心靈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按照以下方式運作:首先引出一個問題,然后謀劃、計算、分析、嘗試、計劃、解決等等,以不同的順序直到最終得出一個答案(解決辦法),而這個答案可以包含下一個問題。
從發(fā)現(xiàn)問題的那一刻到找到答案的經(jīng)過就稱之為時間。時間只存在于理智中,理智不能單獨存在于時間之外。理智創(chuàng)造著時間,因此它才能夠存在和運作。時間也不能超越理智而單獨存在,因此可以說,時間與空間相似,都是理智的一個幻覺。
理智發(fā)覺并建造了一個任何事物都有兩個對立面的兩極世界,就是某個事物及其對立面存在于同一時間里,例如:問題與答案,好與壞,明亮與黑暗,冷與熱,容易與困難,希望與懷疑,男人與女人,完美與粗糙,愛與恨。
理智創(chuàng)造的東西還有:
.回答問題;
.在想象中構(gòu)建以前并不曾存在的事物;
.從記憶里(也就是從直覺的數(shù)據(jù)庫里)或者從感官上修飾某事物。
理智與直覺相反,它不計算數(shù)據(jù)資料(即它不會記得);它只會思考(重新安排并創(chuàng)建新的數(shù)據(jù))。
超意識——直覺
直覺是心靈的一部分,它通過思考、創(chuàng)造或者搜索而無所不知。在直覺里沒有疑問,即使出現(xiàn)了問題,答案也會同時出現(xiàn)。事實上,時間(連同其他的幻覺)在直覺里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也就沒有“時刻”之說。
時間、空間和兩極世界是較小的意識界——理智的產(chǎn)物,并不存在于直覺里。
因為理智是較小的意識界,所以它不能夠理解直覺,也無法解釋直覺的運作方式。
直覺包含了理智(想想那些意識界),因此直覺能理解理智。同樣,理智包含并理解本能,反過來卻不成立。
這就說明了,為何作為地球上理智代表的人類可以理解并說明,例如身體的運作,或者動物的行為。也可以說明為何動物無法理解人類,舉個例子,如果讓動物求解一個數(shù)學題或者說明抽象的事物,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其本能是比理智小的意識界。
現(xiàn)在,您就可以總結(jié)出人(主要是生活在理智界)無法理解天使和其他靈性較發(fā)達的(主要生活在直覺里的)生物。事實上,人們不了解他們,但他們就像人了解和愛動物似的了解和愛著人類。
因此,如果一個人試圖向另一個人說明來自直覺界(靈性事物)的事物,那他/她只能哲學化。此類談話的缺點就好比一頭牛試圖向另一頭牛說明人類理智的功能。
所以,當繼續(xù)以此試圖說明直覺時,我想補充一點,直覺也充當著人與真我的紐帶或入口。
為了本書描述和說明的目的,在此我多給三個定義:
- 超意識——整體活動及其意識界的結(jié)果被稱之為直覺;
- 意識——整體活動及其意識界的結(jié)果被稱之為理智;
- 潛意識——整體活動及其意識界的結(jié)果被稱之為本能。
大多情況下,即在不影響相關(guān)描述理解的前提下,您都可以相互替換相關(guān)詞匯,例如,超意識=直覺,潛意識=本能。
說到人的時候,我也會用直覺、理智和本能作為組成心靈部分(綜上所述)的定義。所以,“理智”就是一個意識界,也是如上所述,用其功能來描述心靈的一部分。
每一種生物,包括人在內(nèi),實質(zhì)上都生活在被意識限定的既定的界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