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徐大椿注道德經:有物混成第二十五
上一章講,圣王應該如何立道與行道。本章接著講,“道”到底是什么,以及人與天地、大道的關系。
 
有不少人說,道德經這本書太過玄妙難懂,其實,他們不過是被很多庸俗化解讀道德經的書和文章,帶歪了視角和思路,以至于沉溺于各種流散無窮的解讀中,變得更加迷惑。
 
如果我們能跨越文言轉白話這個最簡單的文字閱讀障礙,直接去讀道德經的原文,就會發(fā)現(xiàn),道德經這本書本身的前后各章節(jié),就能互相解釋清楚很多問題。
 
比如,“道”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從行文結構和說理邏輯上看,老子會隔幾章就描述一下道的“樣子”,以及如何才能體會大道,并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如何以道治國、以道修身、以道齊家,還會正反對比說明,有道之人怎么樣,無道之人怎么樣,以天道治世怎么樣,以人道治世又會怎么樣,等等等等。
 
本章描述“道”到底是什么,可以結合前面的視之不見第十四孔德之容第二十一 綜合起來研讀,直接讀原文,就足以理解了。
 

【原文】有物混成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混成,不鑿而自成體】

【白話】混成,指不用外力挖掘就能自成一體。

先天地生【其生在天地之先】

【白話】指“道”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寂兮寥兮【寂,安靜也。寥,虛也】

【白話】寂,安靜的意思。寥(liáo),虛空的意思。

獨立而不改【久而不易,此言其體】

【白話】恒久存在而永不變易,這是指道之“體”。

周行而不殆【健而不窮,此言其用】

【白話】運行剛健而沒有窮盡,這是指道的“功用”。

可以為天下母【天下萬物皆從此生】

【白話】天下萬物都是從“道”中創(chuàng)生出來的。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無名天地之始,道在天地之先,豈得有名?然無名則難以指稱,故姑字之曰道,道又不足以盡其形容,故又強名之曰大,曰道曰大皆非道之本名,乃不得已而強加之者也】

【白話】天地被創(chuàng)生之始是“無名”的,“道”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存在了,哪里會有名字呢?但是,不取名字又難以指代和稱呼“道”,于是就暫且取名為“道”。然而,“道”這個詞還是不足以形容清楚,因此又勉強稱呼為“大”,稱“道”稱“大”都不是因為“道”本來就應該叫這個名字,而是為了要用人言來描述“道”,不得已才把這些名字強加給“道”。

【注釋】①然無名則難以指稱,故姑字之曰道。關于這一點,可以結合徐大椿《道德經注》:序言,來加深理解。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大又不足以盡之,又名曰逝,逝者,發(fā)散在外也。逝又不足以盡之,又名曰遠,遠者,無不至也。然有往必有復,故又曰反,反者,紜紜各歸其根也。溥遍而循環(huán),道體盡矣】

【白話】“大”也還不足以描述清楚“道”,于是又稱之“逝”,“逝”是發(fā)散在外的意思?!笆拧币策€不足以描述清楚“道”,于是又稱之“遠”,“遠”是無所不至的意思。然而有往必有復,因此又稱之“反”,“反”的意思是說,道創(chuàng)生的萬物紛紜繁雜,都要返回它們出生的根源之地。這樣普遍而循環(huán)地描述,就基本能形容清楚道之“體”的內涵了。

【注釋】①溥[ pǔ ] :廣大,普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人即王也】

【白話】人,就是指“四大”中的“王”。

地法天,天法道【地載人,天包地,道統(tǒng)天,其大有等,故轉相法也】

【白話】地承載人,天包裹地,道統(tǒng)御天,有大小的等級和層級之分,因此接連效法和遵循。

道法自然【道則無有更大者,惟自然而不勉強,則道所為師法者也】

【白話】到了“道”這個層級,就沒有更大的存在了,只有自然而然而無需外力勉強,才是“道”所效法和遵循的。

【注釋】①自然,不是現(xiàn)代語境所講的“自然界”,而是指自己效法自己、自己推動自己的意思?,F(xiàn)代所講的“自然界”,其實是指天地萬物,而天地萬物的層級在“道”之下。
 
【道德經原文】有物混成第二十五
 
【白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道”混然自成,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安靜而虛空,恒久存在而永不變易,運行剛健而沒有窮盡,是創(chuàng)生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本該叫什么名字,于是取名為“道”,又勉強稱之為“大”。“道”廣大無邊而發(fā)散無窮,發(fā)散無窮而無所不至,觸及萬物而萬物又重返于道。由此看來,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能夠通天徹地的人中之“王”,也身居其一。而“四大”的關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原文根據(jù)古籍整理

由子歸明斷句和疏義

【作者簡介】徐大椿(1693—1771),又名徐靈胎,晚號涸溪老人,江蘇吳江人,清朝名醫(yī)。他自幼熟讀諸子百家,因家人多病,便博覽醫(yī)書,自學醫(yī)術,成為一代名醫(yī)。他十四歲研習《道德經》,歷時二十年寫成《道德經注》,而后刻印出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道德經》微學精講【4】第25章——有物混成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人法自然是道法自然的終級目標
“道”是什么再探究,“法自然”是學道、悟道、踐道的正確姿勢
《道德經》第25章
【共讀】《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通讀 第二十五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