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植物景觀
浙派傳統(tǒng)私家園林中的植物造景,主要以自然式布置為主,通過不同的配置方法使植物與建筑、山石、水體等其他園林要素相結合,配合動靜不同、開合交替、虛實結合的園林空間,搭配性格鮮明的植物以呈現出園主人所需的不同風格和風骨。
主要的植物種植方式有三種:孤植、叢植和群植。
孤植通常位于私家園林正門入口,或是院落角隅,以形成視覺焦點。用枝干粗大、樹冠茂密的喬木,半遮半掩私家園林的入口或是建筑,還可以提升私家園林的文化韻味。而在狹小且封閉的環(huán)境中孤植,可以減少空間的局促感,還可以點綴空間。若是水邊孤植,可以在橫向上拉伸空間,在水面上形成倒影,創(chuàng)造婆娑之美。此外,孤植還與不同的建筑形式搭配,也具備不同的功能。在一些大體量的建筑,如廳、堂、樓、閣等周邊,孤植喬木,可以起到平衡重心之用。在亭、廊等小巧建筑周圍,往往是一個小型的院落,此時孤植可以形成較好的環(huán)境氛圍,亦可作為背景,可以起到一定的障景作用。而在橋邊孤植垂柳、梅花更是十分常見。
叢植一般由二三棵至十幾棵喬木并搭配適當灌木出現。這種形式的植物配置,主要體現了群體美,通過不同植物之間的配合來體現,但又不失單棵植物的美。不同的樹形和葉色可以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效果,不同的高度和輪廓能形成不同的層次,隨著季相的變化而變化,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不同的效果。在山石周邊,叢植可以相互遮蓋掩映,重疊交錯。如小蓮莊的植物配置,在山腰片植樸樹、三角楓等喬木,創(chuàng)造山林之勢,在山麓處選用較小的喬木雞爪槭,以免遮擋視線,山頂處喬灌混植,平視枝椏交錯,疊影重重,仰視則樹冠交織,濃蔭蔽日,俯視如盤根相錯,如進山中。
群植即較大規(guī)模種植,通常采用二十至三十棵,有時甚至更多,形成植物群落。通常有兩種配置方式,同一樹種和不同樹種。同種植物,在外觀上容易統(tǒng)一,形成壯麗的氣勢,如沈園的蠟梅林,樹高相近,樹姿婀娜,開花時間基本一致,形成絢麗奪目的景觀。而不同種的植物,通過搭配和選擇形成植物景觀的層次變化,色彩對比,又同時與季相結合,形成更具山野趣味的植物群落。群植的手法,還能劃分空間,如在亭、廊周圍,通過樹林將建筑物包圍,隔離外部環(huán)境,形成相對獨立和私密的院落空間。在較大的空間內,可以通過群植樹林作為背景或者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