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羽 朗讀┃藍羽
編輯┃丄學(xué)號 主持┃梁山伯
小區(qū)里有個孩子,每天騎著兒童自行車,追著遛狗的人撞。
撞上人或者狗子,那孩子就會開心地哈哈大笑,似乎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次數(shù)多了,自然也有人找孩子的家長交涉。
然而對方輕飄飄一句 “孩子還小,不懂事,你還要跟孩子較真嗎?”堵得人無言以對。
年紀小,已經(jīng)成了孩子犯錯的保護傘。似乎因為年少無知,就應(yīng)該被縱容被遷就。事實真的如此嗎?
教育學(xué)家珍妮. 艾里姆說:“孩子身上的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人父母者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span>
誠然,孩子犯錯在所難免。我們可以原諒孩子的過錯,卻不能縱容他們一錯再錯。
自律,善良,感恩……這些生而為人的基本品質(zhì),越早讓孩子懂得,對孩子的未來越有益。
01
教會孩子懂得自律要趁早
有句話說得好:“不自律的人生,就是被命運反復(fù)侮辱,卻毫無還手之力?!?/span>
其實,不自律的孩子,比自律的孩子更不快樂:
自律的孩子認真聽課時,不自律的孩子在魂游天外,于是不得不面對功課落后的焦慮。
自律的孩子安心寫作業(yè)時,不自律的孩子在玩手機,于是不得不承擔(dān)作業(yè)完不成的批評。
自律的孩子早早休息時,不自律的孩子對著游戲戀戀不舍,于是不得不承擔(dān)賴床遲到的后果。
“龍?zhí)印狈孔婷愕蒙献顝娦嵌?,背靠巨星父親成龍,資源和人脈都比一般人好得多。
出道以來的作品雖然不算大火,卻也在成龍和圈內(nèi)朋友的支持下,有著不錯的成績。
他本該有著大好的前途,卻因為不自律而自毀前程:濫情,緋聞纏身,窮奢極欲……最終因為吸毒入獄。
出獄后,房祖名在父母的縱容下,繼續(xù)窮奢極欲的生活,最終徹底被娛樂圈封殺。
而房祖名的墮落,除了他的個人原因之外,與家庭教育也脫不開關(guān)系。
成龍在談及兒子的教育時,也承認,自己對房祖名是疏于管教的。前期是盲目的嚴厲,后來又過度放任。
成龍說自己不是個好父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兒子最需要教養(yǎng)的時候,他這位父親長期處于缺席狀態(tài)。沒有在房祖名年幼時,教會他自律。
那么,怎樣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意識呢?
同事芳從女兒萱萱很小的時候開始,就不陪她寫作業(yè),而是規(guī)定了完成時間和驗收標(biāo)準(zhǔn),讓孩子獨立完成。她只管驗收最后的成果。
完成得不好會罰,完成得好了會獎。久而久之,萱萱成了一個時間觀念強,高度自律的孩子。
教會孩子自律,家長先要學(xué)會信任孩子,然后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學(xué)會自我管理。
02
教會孩子分辨善惡要趁早
如果說自律能讓孩子成全自我,那么善良就能讓孩子溫暖他人。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寫道:“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這里的“德”,當(dāng)然包括很多層面,但其中一定有一點,就是心懷善念。
歌唱家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與同學(xué)聚會時輪奸一位女士,因此鋃鐺入獄。
在獄中,李天一曾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我的真誠是表達了我對他們的這份忠義,我很珍惜友誼,很珍惜同學(xué)們對我的友愛……錯在不該輕信他人……”
而他的母親夢鴿,也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個“善良,忠義”的孩子。
把輪奸這么惡劣的事情說成珍惜友誼,說成對朋友的忠義,認為自己唯一的錯誤是不該輕信他人,這是怎樣的善惡觀念?夢鴿女士所謂的“善良”二字,又從何談起?
事實上,這不是李天一第一次作惡。開車撞人,打架傷人,搶奪他人物品……甚至在小學(xué)三年級時就曾將同學(xué)推下樓。
如果李天一在小學(xué)第一次傷人時,他的父母能及時教育,讓他明善惡,我想,他最后也不會落到鋃鐺入獄的地步。
孔子在《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span>
最大的善良是共情,培養(yǎng)孩子的善惡觀,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能力。
一個小男孩拿水槍噴了媽媽一身水,覺得特別好玩。這位媽媽接過孩子的水槍,同樣噴了孩子一身水。
男孩感到身上濕漉漉的,很不舒服。他知道了媽媽的感受,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位聰明的媽媽,用行動告訴了孩子,什么叫感同身受。
孩子的心靈如一張白紙,不懂得分辨善惡,做事情全憑本能。為人父母者更要善加引導(dǎo),讓孩子長成一個善良的人。
03
教會孩子知道感恩要趁早
如果說,善良是最溫暖的人性,那么感恩就是最起碼的良知。
古語說:“受人點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缺少感恩之心的人,路會越走越窄。
然而不少父母,恰恰忽略了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yǎng)。
我的叔叔過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堂弟。
叔叔三十多歲的時候,才有了堂弟,心肝寶貝一樣寵著,要星星不給月亮。
叔叔自幼好吃懶做,給兒子花錢卻大手大腳。沒錢了,就找奶奶要。
堂弟十八歲那年,說要輛汽車,叔叔橫眉立眼逼著奶奶拿出養(yǎng)老金,給堂弟買了輛車。
奶奶過世后,堂弟開始像叔叔逼迫奶奶那樣,逼叔叔拿錢。叔叔拿不出錢,又無一技之長,為了兒子,不得不去干各種臟活累活。
后來,叔叔因積勞成疾得了重病,臨終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自己的兒子。然而,堂弟卻沒有任何愧疚之心,覺得這是父親自食其果。
我父親看不慣他的冷漠無情,憤怒地質(zhì)問他,為啥這樣冷血?
堂弟冷笑道:“他當(dāng)初也是這樣對待奶奶的!他自己無能,能賴我嗎!”
如果說叔叔的不懂感恩,是因為奶奶的溺愛遷就,那么堂弟的不懂感恩,就是因為叔叔的“言傳身教”。
孩子的不懂感恩,往往是因為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dǎo),也沒有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想起許多年前一則很溫暖的廣告:
女子辛苦一天,回到家,還打熱水給老母親洗腳。女子溫柔細心,老母親滿臉幸福......
這一切,感染到了幼小的孩子,女子忙完,揉著腰回到房間,孩子端著一盆熱水,跌跌撞撞地走來:“媽媽,洗腳!”
女子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孩子感恩。
感恩,從感恩父母開始。教會孩子感恩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言傳身教。
04
寫在最后
教育學(xué)家利斯曾說:“教育隨生命開始,在我們察覺個性已建立之前,后來的教誨已很難將它移動及改變?!?br>
深以為然......
在十幾年的教師生涯中,我發(fā)現(xiàn),學(xué)校教育很難改變孩子的人格特質(zhì),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更多取決于其家庭教育。
懶散,冷漠,自私的孩子,往往都在家長的溺愛縱容中長大。而那些自律,善良,感恩的孩子,大多有著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科學(xué)的家庭教育。
愛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本能,但溺愛縱容不是真愛。
愛而有度,寵而不溺,責(zé)之有理,教之有方,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古語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span>
智慧的父母考慮的是孩子的未來,讓孩子從小學(xué)會自律,分辨善惡,懂得感恩,才會讓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遠,更穩(wěn)。孩子德才兼?zhèn)?,才是父母最大的驕傲?br>
謹以此文,與為人父母者共勉!
作者:藍羽,不安于現(xiàn)狀的中學(xué)理科教師,卻懷揣著一個關(guān)于文字的夢,希望用寫作照亮生活,溫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