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張女士的女兒霸氣回懟長相質(zhì)疑的視頻,被推上了熱搜。一句搞笑又自信的“不靠臉吃飯”,讓網(wǎng)友在歡樂之余,紛紛給這個高情商的女孩點贊。
美國心理學家齊默爾曼曾說過:“孩子的信心,相比他的實際能力而言,可能更多的取決于他的自我效能感?!?/span>
如何發(fā)現(xiàn)、鼓勵并培養(yǎng)孩子的這種自我效能感,對每一位父母而言,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
近日,山東日照一位很有儀式感的爸爸,被網(wǎng)友直呼是“別人家的爸爸”!
原來,為了鼓勵女兒練琴,這位爸爸每次都會自告奮勇地站出來報幕:“有請現(xiàn)在不著名,將來以后會很著名的鋼琴演奏家為大家演奏”。言語之中,一臉的驕傲和自豪!
剛剛還躲在爸爸身后的小女孩,此時大大方方地走出來,先是優(yōu)雅地鞠躬行禮,然后在家人鼓勵的掌聲中款款落座后,快樂悠揚的琴聲便從指尖跑了出來。
不僅如此,家里的每個人,都是女孩彈琴時的特邀嘉賓。他們會在女孩謝幕的時候,再送上一陣比剛才更熱烈的掌聲。
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女孩雖然才6歲,但卻會主動地要求練琴,而且舉止之間,頗有些未來鋼琴家的范兒。
就像一位網(wǎng)友的留言所說,當學琴不再是任務(wù),而且能體會到成就感的時候,小女孩自然就會很樂意去做這件自己喜歡的事。
所謂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孩子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行為的自信程度。
這種自信程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通過正確的鼓勵和認可的方式,讓孩子不斷摸索而建立起來的。
如果孩子能夠從一件事情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他就會挺樂意繼續(xù)去做這件事,變得越來越自信。
相反,如果一件事情讓孩子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就會從內(nèi)心中排斥這件事,即使最后被逼著完成,也只是木訥地完成“事情”本身,而對成長而言,毫無益處。
每一個自信的孩子身后,一定站著一位自信的家長。
他們深知自信心對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會費盡心思地,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堅定地站在孩子身后,讓在他們在受挫的時候,轉(zhuǎn)身就能有個溫暖的擁抱!
2
自信的孩子很優(yōu)秀;但優(yōu)秀的孩子,卻未必都自信。
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班長齊明月活脫脫就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她不僅人長漂亮性格好,而且成績也不錯,從來不讓家長擔心。但即便如此優(yōu)秀,齊明月仍然不自信,總覺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每個不自信的孩子,內(nèi)心深處都極度渴望父母的認可。
齊明月的媽媽,無疑是很強勢和挑剔的。她一邊否定著女兒的想法,一邊又責怪女兒沒有主見。就像剪斷了鳥兒的翅膀,卻又抱怨她不會飛翔。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齊明月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只會看母親的臉色和心情,來判斷事情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
活得如此壓抑的孩子,怎么可能會自信?
姜文,是中國最有個性的演員兼導演,曾獲得“金雞”、“百花”雙料影帝的稱號,并摘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殊榮,可謂是功成名就。
但這么優(yōu)秀的人,骨子里卻很不自信。
深究其成長背景才明白,原來在姜文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考上北電,還是事業(yè)有成,他都沒有感受到母親的喜悅和認可。
正因為如此,才會讓已經(jīng)如此優(yōu)秀的他, 仍像一個自卑的孩子,永遠不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宮崎駿說:父母對子女真正的愛,是理解、鼓勵和欣賞。
孩子只有被愛和滿足,才更容易相信和追求真善美,才更能在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自我效能感,從而建立起自信這種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
不被父母認可的孩子,心里會有一個即使長大后也無法填補的黑洞。這個黑洞讓孩子一生都活在自我評價偏低的困境中,與自信無緣。
聰明的父母,不會做孩子的“差評師”,他們會用理解、鼓勵和欣賞,去澆灌孩子心中那顆“自信”的種子,讓它們快快長大。
3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沒有誰一生下來就自信。那些散發(fā)著光芒的孩子之所以自信,是因為背后有這樣的父母……
他們會尊重孩子
保護孩子的想法和秘密
自從參加《爸爸去哪兒》之后,黃多多的日常生活經(jīng)常被網(wǎng)友點評。這其中有夸獎,也有質(zhì)疑。
但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黃多多絲毫不受影響,依然我行我素,獨立自信。因為在她身后站著的,是父母的尊重和支持。
黃磊曾多次坦言,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想法和秘密,需要尊重和保護。
一個愿意尊重孩子的父母,才會讓孩子自信地面對人生。
他們會告訴孩子
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不完美的經(jīng)歷,才是人生。
《奇跡男孩》 的主角奧吉是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盡管擔心奧吉會受到別人的歧視和欺凌,但媽媽仍然決定把他送到學校里去,和普通孩子一樣讀書成長。
奧吉在學校里的生活注定是艱辛的。值得欣慰的是,他在家人的幫助下,最終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并用一顆善良的心,收獲了自信和別人的尊重。
他們會引導孩子
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
一個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閃光點的孩子,必定能找到太陽的方向。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數(shù)學成績是出了名的差。
面對15分的數(shù)學卷子,她先是安慰不知所措的女兒,然后引導女兒找到自己擅長的科目,并鼓勵她爭取下次把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原本灰心沮喪的女兒,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有優(yōu)勢的科目上。果然在第二學期,地理考進全班前三名。
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作為父母,若能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無疑是教給他們一個向陽而生的本領(lǐng)。
4
14年前,王菲李亞鵬患有天生唇腭裂的女兒李嫣,一度成為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14年后,當年那個折翼的小天使,已經(jīng)成長為極具天后氣質(zhì)的自信女孩。
爸爸李亞鵬說: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媽媽王菲也說:你很美,真的很漂亮,一點都沒有問題,你和其他孩子沒有什么不同。
這十多年來,李嫣跟著父母的腳步,去爬山、學甲骨文、讀金剛經(jīng)、做科學觀測。所有的一切,讓她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效能感,越來越豐富;讓她嘴角揚起的微笑,越來越自信。
圖8
李玫瑾教授曾說: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根本,要讓孩子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尊重與認可,是讓孩子能夠獲得自信的力量源泉。
除此之外,父母不僅要教孩子學會接受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還要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自己身上能閃光的亮點。
一個能被父母尊重和認可的孩子,心中會有無窮的底氣;一個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孩子,一定會學著和自己握手言和;一個能發(fā)現(xiàn)自己閃光點的孩子,必然會朝著太陽的方向生長。
龍應(yīng)臺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我們的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走進屬于自己的人生。
在這寥寥十余年的陪伴中,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不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而是要培養(yǎng)并呵護他們的自信心。
一個自信的孩子,必然會成長為一個既可以照亮自己,又能夠溫暖別人的小太陽!
作者:博然一笑,自由撰稿人,我手寫我心,堅信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