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夢禾 朗讀┃夢禾 編輯┃丄學號
周末帶孩子去游泳館游泳,好多家長都坐在泳池旁的椅子上低頭玩手機,讓孩子獨自在池子里嬉水玩耍。
突然,在岸上巡邏的救護員奮身跳入水中,順著他的身影望去,看見一個孩子一邊喊媽媽,一邊在水里用力掙扎。
孩子被救護員抱上岸后,一邊嗚嗚地哭泣,一邊嘴里囔著:“媽媽,媽媽,你去哪里了,怎么不來救我?!?nbsp;
這時,孩子的媽媽才從遠處匆匆跑過來。
像這位媽媽這樣陪伴孩子的家長,在我們生活中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一邊陪著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
殊不知,陪伴不只是陪著這么簡單,如果家長陪伴孩子時,眼睛和心思都不在孩子身上,就等于沒有陪伴。
孩子需要的陪伴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
父母的陪伴必須是用心的,只有這樣,才能「陪」出優(yōu)秀的孩子。
01
陪伴孩子時家長要以身作則
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說: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世的哲學和做人的準則。
抗疫英雄鐘南山在回憶往事時,這樣說:“我同情弱者、樂于助人的這些善舉,都是從我母親的言傳身教中得來的?!?/span>
1955年,跟鐘南山玩的要好的一位同學考上了大學。但這位同學卻悶悶不樂的,鐘南山詢問之后得知他同學在為上學的路費發(fā)愁。
沒有路費,就意味著他的這位同學沒法去學校上學。
于是,鐘南山回家后就把他同學的事告訴了母親。
母親對他說:“我們家現(xiàn)在也很困難,加上你要上大學,會花費很多錢?!?nbsp;
但沒過幾天,母親還是給了鐘南山10元錢,讓他轉(zhuǎn)交給那位同學做路費。
當時的10元錢,大致相當于如今的1000元。
母親的這一舉動,讓鐘南山深有感觸,并在他的心里播下了一顆向善的種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效仿的對象。
很多人都看過央視上那個的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忙了一天的媽媽給孩子洗完腳后,轉(zhuǎn)身又去給年邁的婆婆洗腳。等她給婆婆洗完腳后,卻發(fā)現(xiàn)原本應該呆在床上看書的孩子不見了,正納悶時,孩子端著一盆水走了過來,說:“媽媽洗腳”。
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用再多的說教去教育孩子,都不如以身作則。
正如托爾斯泰說的:“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jié)到榜樣上,歸結(jié)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span>
在養(yǎng)育孩子時,父母無需刻意用力去改造孩子,只需把關(guān)注點收回自己的身上,做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2
陪伴孩子時家長要有邊界感
曾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南京一個14歲的男孩因父親在自己的房間里安裝監(jiān)控而報警。
警察到他家后,男孩當著父親的面對警察說,“我爸裝監(jiān)控,就是要控制我,他這是侵犯我的隱私。”
父親不但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什么不妥,還質(zhì)問兒子“我監(jiān)控你什么了,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監(jiān)控你?”
看到孩子父親的質(zhì)問,作為旁觀者的我心里感到十分悲哀。
孩子最親的人,卻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當人看。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說過: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quán)利。
作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一定要明白,孩子是獨立于我們之外的另一個個體。即便我們的出發(fā)點是為他好,也要注意分寸。
對孩子,既不嚴密地控制,也不無限制地付出。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擁有健康人格的同時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河南鶴壁65歲的陳老太,腿腳不便,雙眼白內(nèi)障,每天拿著編織袋在街上的垃圾桶里撿塑料瓶和紙箱,用賣廢品的錢來養(yǎng)活30歲的兒子。
提到兒子,她就忍不住地抹淚:“他天天在家不是打游戲就是睡覺,也不找個正經(jīng)事干。都怪我,從小對他嬌生慣養(yǎng),讓他現(xiàn)在好吃懶做。”
捷爾任斯基曾說: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大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和自私自利的人。
無節(jié)制付出的父母,很容易養(yǎng)出生活能力差且精神不獨立的孩子。
作為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時,一定要有意識地跟孩子劃分界限,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說「不」。
03
陪伴孩子時要讓他感同身受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要怎么做,孩子才會聽話?
在我看來,要讓孩子聽話就必須讓他知道,任何選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通過恰當?shù)姆绞剑尯⒆芋w會到自己的行為讓他人產(chǎn)生的不好感受,他就會乖乖聽話。
兒子三歲時,老公帶他去游樂園。中間老公想去洗手間,就喊兒子想告訴他:“爸爸離開一會兒,馬上就回來?!?nbsp;
可是,兩米處的兒子,面對老公的叫喊,不管不問,瞟了一眼老公后還跑遠了。
過了沒多久,兒子想小便,就跑到老公跟前說:“爸爸,我想上廁所?!崩瞎b作沒聽見,不應答。兒子又把嘴貼到老公的臉上重復說了一遍,老公還是無動于衷。
見到老公這樣,兒子就推搡著老公邊哭邊說“爸爸,你怎么不理我?!边@時老公才開口說:“之前我叫你,你不理我,現(xiàn)在你知道不被人理的滋味了吧?”
從那之后,兒子對我們是有呼必應。
對于孩子,家長就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除了讓孩子學習真善美,還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畢竟社會不會像爸媽那樣包容他,小時候吃爸媽給的巴掌,長大了才不會吃社會給的巴掌。
綜藝達人包貝爾也曾動手打過女兒餃子。
那時餃子兩歲多,一家人一起在動物園玩。臨近動物園關(guān)門時,大人們準備帶餃子回家,可是餃子不想回家,就賴在地上不走。
這時阿姨走上前想直接把餃子抱走,誰知餃子上去就給了阿姨一巴掌。
包貝爾被餃子這個舉動給激怒了,也給了餃子一巴掌。
事后他說,雖然是以暴制暴,但從那之后餃子再也沒打過阿姨。
在教育孩子時,除了講道理,適當?shù)?/span>「以牙還牙」也是可取的。因為只有教訓足夠深刻,才能讓他們銘記。
孩子天生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適當?shù)膽土P,讓孩子感同身受,會使他快速改變陋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04
寫在最后
顏如晶曾說過: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xù)劇,從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他會慢慢地變。連續(xù)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一到二十歲你不看了,就永遠看不了了。
成長是不可逆的,父母和其它事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
所以,在「父母」這個角色,還在有效期里,請用心地陪伴你的孩子吧。
陪伴時別敷衍,否則你的陪伴會成為一種無用功。
作者:趙靜,筆名:夢禾,碩士學歷,外貿(mào)職員,浙江金華人,軍嫂一枚,倆寶的媽,喜歡文字,喜歡朗誦,喜歡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