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食,吃多少合適:
根據(jù)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從中,我們就能捕捉到主食的信息,主食包括:谷類(全谷物)、薯類、雜豆類。
糖尿病友不吃主食,喝碗稀飯血糖會怎樣?
了解升糖指數(shù),吃主食心中才有數(shù)
營養(yǎng)師解釋說,每種食物都有各升糖指數(shù)(Glycemic Index,GI),它是指人食用該食物后會引起多大的血糖反應(yīng),一般把葡萄糖的GI定為100,通過試驗計算出其他食物的GI。
饅頭
饅頭每百克熱量233千卡,含大量淀粉,淀粉在體內(nèi)可轉(zhuǎn)化為葡萄糖,糖尿病人每餐不宜超過30克。糖友最好選擇雜糧饅頭,全麥、蕎麥、筱麥或小麥面與玉米面及豆面等混制而成的為宜。
普通谷類如玉米面粥及全麥面條是理想之選
普通谷類食物中,GI在55以下的比較少,僅有玉米面粥(50.9)、玉米碴粥(51.8)、黑米粥(42.3)、全麥面條(37.0)等,這些粗糧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葡萄糖釋放慢、進入血液后的峰值低,簡單說就是吃后血糖升得慢,是糖友的理想主食。
學會主食與蔬菜混搭,血糖穩(wěn)得住
同時,食物搭配也會影響GI的大小。單獨吃糧食時,GI較高,升血糖較為強烈,如果搭配上富含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其他食物,則升血糖速度明顯減慢。如單獨吃大米飯的GI為83.2,米飯和魚一起吃,GI為37;單獨吃白饅頭GI為88.1,白饅頭和芹菜炒雞蛋一起吃GI為48.6。因此,主食類食物不宜單獨食用,應(yīng)搭配肉類和蔬菜一起食用,以降低進餐后血糖水平。
飲食習慣:早午有肉、晚上全素、多吃粗糧
張女士說,想要控糖,最重要的就是吃,吃的好與壞,直接關(guān)系到病情發(fā)展。張女士的飲食方式是早飯和午飯吃適量的肉,主要以瘦肉和魚肉為主;晚上的菜全是素、少油;主食的話,張女士愛吃窩窩頭和小米面,家里的面粉和米飯吃的很少,因為面粉和米飯升糖速度快。
烹飪方法:無論是肉食,還是蔬菜,盡量避免糖醋、紅燒、蜜汁等烹飪方法,多采用水煮、垮燉、清蒸、涼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