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蘭的根系在野外是橫生側(cè)長的,目的是為了能在更大范圍內(nèi)汲取養(yǎng)分和水分。因為蘭花生長地大多有一層厚厚的腐殖層,腐殖土是比較松軟透氣的,這也符合蘭根的生長喜好。所以,蘭根不會往更深的土壤中扎下,而是沿著腐殖層向旁邊延展。
我是好攝農(nóng)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nóng)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guān)注我吧。
我們種植蘭花大多是用花盆,花盆的容積量與形狀決定了,下山蘭根系如果不加修剪,則無法很好地上盆。另外,蘭花在采挖和運輸時根系不可避免地會受損,折斷也是在所難免的,加上在山上時的蟲咬病害等因素,也會有些蘭根不太健康。所以,對下山蘭進行相系修剪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好攝農(nóng)夫?qū)倓傁律降奶m花根系會做兩步處理:
一、先把明顯的壞根、空根、爛根全部修剪掉,這些不必顧慮太多,一定要修理干凈,不然在盆土里必定會腐爛,影響正常的新根生成與后期生長。
二、經(jīng)過上一輪修整以后,留下的都是健壯的根系。但是這些根系有些太長,有些蘭根過于稠密了,也會影響上盆后的服盆。我會在這些蘭根中再進行去弱留強,進行有選擇性的去和留。下山蘭修根沒有太大的講究,只要不是爛泥糊住的都可以修剪。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清水沖洗干凈根系,這樣在修剪的時候不容易誤傷健壯的好根。修剪完畢一定要晾根,好攝農(nóng)夫不建議修根后泡藥水(當然如果你一定要泡,那就好自為之?。?。
等修剪的刀口晾至收斂,一般春天(采挖蘭花的季節(jié))晾一天就行,4月以前我在晾根時都是在太陽下進行的,用報紙蓋住蘭苗,把蘭根的刀口放在太陽下曬。這樣處理以后才可以上盆,新鮮刀口上盆感染病菌的風險很大。以上也只是好攝農(nóng)夫自己所經(jīng)、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聯(lián)系好攝農(nóng)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