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室基本上是滿族人,他們雖占領中原,但非常瞧不起漢人,因而即使有漢人的女子選秀入宮,地位也不高,就有這樣一位女子,婚后24年無名無分,但憑本事生下一兒子家弦戶誦,受到兩代皇帝的敬重。
純裕勤妃陳氏,漢族人,是二等侍衛(wèi)陳希閡的女兒,二等侍衛(wèi)相當于比今天多的廳級要高一些,公元1694年,陳氏通過選秀并進了宮。 陳氏雖長相出挑,但選秀時皇帝并沒有看上這位女子。
不過有大臣建議納幾位漢族的女子,好讓中原地區(qū)的子民歸順清朝,康熙帝這才選了陳氏等幾位漢族女子,陳氏入了后宮,但卻被閑置了,原因是皇帝不滿她的身份,后宮女子眾多,不是非得翻她的牌子。
康熙帝在朝時也對自己的江山做了一番改善,但卻實在不喜后宮女子爭風吃醋的那套,因而常常會翻表現(xiàn)大方的女子,然而表面是溫順的妃子,背地里還是在與其他妃子爭寵,花樣百出,因而有段時間康熙帝十分煩悶。
這就想到了長相貌美,性格低調的陳氏,陳氏這個女子吧,康熙帝不去看她,她就絕不會在皇帝面前蹦跶,還是一次曬太陽偶遇上了散步的皇帝,這才讓皇帝想起了這位宮女。
康熙三十六年,陳氏生下了皇十七子胤禮,無論是后宮還是當時的哪個家庭,都說母憑子貴,然而陳氏生下一個兒子后,皇帝再來看過幾次,就沒有下文了,陳氏的位置也沒有提高,陳氏進宮一待就是24年無名無分。
還是胤禮21歲時,皇帝整頓一次后宮,陳氏才被冊封為勤嬪。勤嬪知道皇室看不上漢族女子,就不常出來露面,免得沾上一些什么壞事,正好在后宮的偏僻出落得個清凈自在,還能撫養(yǎng)自己的兒子,看著他成長。
電視《甄嬛傳》中,果親王也是觀眾十分喜愛的角色,長相俊美,品德優(yōu)良,讓人一見傾心。不過歷史上的果親王并不是電視劇中的那般,沒有與雍正的妃子有愛情之情。
雍正帝上位后,非常看重胤禮,一登基就封胤禮為果郡王。他對很多親兄弟都痛下殺手,但看人很準,覺得胤禮實心報國,操守清廉。同時勤嬪也才尊為皇考勤妃。
乾隆帝登基后對果郡王也十分敬重,乾隆元年十一月尊勤妃為皇祖純裕勤太妃,純裕勤妃到乾隆十八年才去世,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受到兩代皇帝的敬重,家弦戶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