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天才,從古到今都是有的,不過要說到民國教育界,一件特別的事,和一個特別的人,那他一定是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當初他25歲報考國立青島大學時,數(shù)學不會,而國文也只寫了3句詩,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卻憑借這三句詩獲得了聞一多的青睞,繼而被破格錄取,而這也成了民國教育史上一大佳話。
臧克家1905年出生在山東濰坊一個地主家庭里,雖然是一個封建家庭,但是整個家里的文化氣息卻非常的出眾,他的祖父,曾祖父在清朝都曾有過一定的“功名”而臧克家自然也被父親整日的談詩說賦吸引,繼而喜歡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過也許對于臧克家來說,他的童年是不幸的,8歲時母親因病去世,而他的父親也因為有嚴重的肺病,在34歲時去世,他只能跟著祖父一起生活。
在祖父家里生活的日子,也許正是臧克家高興的時候,平日無事他便與街邊的窮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等回到家后,他的祖父又教他讀古詩,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自己也越來越是愛上了古詩,12歲的時候,臧克家被祖父送進了村里的私塾,開始了正規(guī)的學業(yè),在這期間,臧克家學習了大量的古文文化,像《滕王閣序》《答蘇武書》等各種著名的著作,在私塾的日子與之前的生活也為臧克家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23年,臧克家考上了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在那里學習的過程中接觸了新詩,并且深深的愛上了創(chuàng)作,之后他開始嘗試給報社投稿自己寫的詩,沒想到的是,他的詩竟然真被登報發(fā)表了,興奮之余這更增加了臧克家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熱情,于是他希望自己能夠考上當時山東的第一名?!扒鄭u大學”來繼續(xù)文學創(chuàng)作。
不過在考試青島大學時,臧克家遇到了難題,小時候家里學的私塾教的都是一些傳統(tǒng)文化,并沒有對數(shù)學有所教育,而在之后的學生生涯里,臧克家他的數(shù)學對他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因此當數(shù)學卷放到臧克家面前時,他毫無頭緒,不得已最后考試了零分,之后到了國文考試,而負責國文考試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詩人聞一多先生,他給考生出了兩個題,一個是“人生雜記”另一個是“你為什么報考青島大學”
想來想去,臧克家選擇了第一個,于是他在國文考試卷上寫下“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做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敝蟊惆丫碜咏涣松先?,聞一多先生看到卷后也是大驚不已,之后他查看了臧克家的數(shù)學卷,沒想到是零分,不過愛才心切的聞一多便破格錄取了臧克家,這之后才有了臧克家先生廣袤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