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很多家長的焦慮都是無限被延長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剛進入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放眼展望三年級了,認為三年級是學習的轉折點,生怕孩子在三年級學習成績掉隊。而真正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有些孩子語文成績差,家長更是心急如焚,怎么辦?三年級轉折點到了,成績這么差,怕是轉不好了。所以,孩子在升入三年級后,被家長額外安排了很多周末輔導班,誓要把三年級的學習給成功過度了。
其實三年級現(xiàn)象只是對孩子升入高一個層次的年級后,學習過程中不適應的現(xiàn)象。不光有三年級現(xiàn)象,如果孩子學習能力適應不高,還會有四年級現(xiàn)象、五年級現(xiàn)象、六年級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都從側面反映出,孩子不能適應新的學習體系、知識點和學習環(huán)境。而升入三年級才發(fā)現(xiàn)語文成績很差,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在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根本沒有關注過還的語文學習。該怎么辦呢?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三年級一點都不晚,可以挽救。
1、 搞清楚語文成績究竟是哪里差
我們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成績,最直觀的評判標準就是考試成績。那么對于馬上9月份升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家長眼中的語文成績差,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呢?根據(jù)我的教學實踐,大部分家長在開學前的焦慮,認為孩子無可救藥了,成績差是因為孩子在暑假表現(xiàn)不好。比如因為貪玩不寫暑假作業(yè)、或者作文寫得不好、字寫得歪歪扭扭……這些情況在家長眼中,都被認定為語文成績差。還有的孩子,只是因為性格內容,不善于表達,也被家長認為是語文成績差。作為語文老師,每次接觸到這些事,都會非常痛心。
那么語文老師成績差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形態(tài)呢?比如字詞句基礎知識不過關,愛寫錯別字,詞語運用不佳;語言表達能力差,也就是沒有什么邏輯性,敘事表達沒有終點;還有就是因為不愛閱讀,語文素養(yǎng)差。這些都是因為語文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的不正確,導致語文成績在考試中失分較多,形成了語文成績差的印象。至于寫作業(yè)拖拖拉拉、寫作文無話可說、寫字歪歪扭扭,都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所造成的學習行為不端,和成績差無關。成績好的孩子也會表現(xiàn)出寫作業(yè)拖拉等現(xiàn)象。
2、 具體問題具體糾正,三年級就是過度
只有找到語文成績差的具體問題根源,才能對癥下藥進行糾正。孩子字詞義掌握不好,就主要來鞏固生字詞,把每一篇課文中的生字詞反復讀寫,進行造句應用。沒有閱讀習慣的就培養(yǎng)閱讀能力,除了上課的時候跟老師反復體會作者的感情去朗讀課文,課后也要培養(yǎng)讀書看書的習慣。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擺脫不良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
我們很多家長都特別著急,認為到了三年級,就馬上轉折了,孩子稍有學習上的畏難情緒,那就是轉折不順,家長要焦慮了。其實通過整個三年級的過度,把學習習慣糾正好,那么對于四年級的學習來說,成績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語文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小學才學了兩年,何談大量積累?所以,三年級需要把基礎知識鞏固好,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3、 家長要多鼓勵孩子,放松心態(tài)
我們家長喜歡給孩子洗腦,比如你成績差、腦子笨,還不好好學習。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真的認為我就是笨啊,凡事都做不好,學習也是。于是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升入三年級發(fā)現(xiàn)語文成績差還不晚,除了要多鞏固基礎知識,更是要不斷不試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樹立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相信在他們的支持下,成績才能穩(wěn)步提高。家長也應該放松心態(tài),多鼓勵孩子不要畏難,給孩子多一些寬容,建立孩子的學習自信也是挽救成績差的重要辦法。
三年級語文成績差,并不是多嚴重的事。家長更應該給孩子以適應的過渡期,三年級不應該是成績差的轉折點,而是過渡點,只有踏實地學習,走過三年級,才能迎來四年級的順利。關于三年級現(xiàn)象的語文成績差,如何提高成績?怎樣去挽救語文學習?各位家長都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