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跨越了多少個世紀(jì),一個城市的興起在數(shù)字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宏大的數(shù)字沒有在我們的心里留下痕跡,但是一個城市的萬千變化卻在我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往事回憶。對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宜昌來說,跨越世紀(jì)就是轉(zhuǎn)瞬間,但這一瞬間的改變,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強烈,每一個時間的定格,都是宜昌人無盡的回憶
1981后,葛洲壩船閘首次試航(徐達 攝)
正是“這扇門”的開啟,宜昌迎來了第一次發(fā)展機遇,一輛接一輛的“大黃鴨子”裝卸車(宜昌人這樣稱呼“斯太爾”裝卸車)晝夜轟鳴,才能造就美麗的沿江大道,這一天的盛況讓人難以忘卻
1984年宜昌全景
照片上樓房還不是很多,密密麻麻的平房占據(jù)了半壁江山,沿江的護岸也初具雛形,生活在80年代的宜昌人很難想象,跨越了千禧年,宜昌逐漸開始高樓密布,那些高度慢慢的觸不可及
在80年代,沿江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當(dāng)屬建于1983年的電力“鐘樓”了,那時“鐘樓”最高,鐘聲可以傳得很遠很遠,周圍的人們也習(xí)慣于它整點報時,相信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鐘樓,而宜昌鐘樓的聲音讓那時的人記住了一輩子
星座大廈(徐學(xué)工 攝)
90年的宜昌市百貨大樓
宜昌市百貨大樓是全市最大的商業(yè)大樓,是市民購物首選的地方
1993年8月,火車站處拍攝云集路(孟煒煒 攝)
1994年4月的云集路(孟煒煒 攝)
云集路貫通濱江公園、兒童公園兩大休閑園地,周邊老火車站、老長途汽車客運站、解放路電影院、二馬路歷史文化街區(qū)等熟悉的場景,承載著宜昌幾代人的成長記憶,新世紀(jì)初期,云集路最有名的當(dāng)屬解放電影院,更是年輕男女約會的好去處
1997年,宜昌市最大的國營宜昌飯店
曾經(jīng)商業(yè)云集的解放路北端,現(xiàn)在坐落著拔地而起的三峽商城
俯瞰老城環(huán)城東路,塔左邊是正在修建的三峽商城,遠處是磨基山
1993年的宜昌市第一座人行天橋
1892年前后英國人在致祥路修建的海關(guān)俱樂部(孟煒煒 攝)
解放路上的彩擴中心(孟煒煒 攝)
1992年的解放路(孟煒煒 攝)
1992年,宜昌著名的百年老巷“郵政巷”
住戶自己搭建的薄利商店,總是給周圍的鄰居帶來便利
90年代的健美褲算是風(fēng)靡一時了
1996年的宜昌市東山大道長途汽車客運站(孟煒煒 攝)
長途車站的公交車
這個游戲廳,如果不說是長途車站的配對設(shè)施,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90年代宜昌的一個車站為了順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為乘客提供了休息室,還有專門的游戲機,在現(xiàn)在看來就像是電影院等待時間,準(zhǔn)備的抓娃娃機一樣
1989年宜昌市兒童公園菊花展現(xiàn)場
宜昌市第二屆三峽藝術(shù)節(jié)及糧油食品展銷會(孟煒煒 攝)
陶珠路集貿(mào)市場
宜昌陶珠路集市,相信宜昌市民對這個地方并不會感到太過陌生,熱鬧的人群,響亮的吆喝聲總是那么清脆,繁華熱鬧就是這里的代名詞,曾經(jīng)宜昌最初的很多萬元戶都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
西陵公園
80年代的松鶴樓
刻字社對面就是“松鶴樓”,松鶴樓往南是解放路糧店
80年代初的宜昌九碼頭
江面輪船的汽笛鳴響,傍晚江岸的拂面清風(fēng),沿江伸展的車水馬龍,這就像是九碼頭最真實的寫照,承載了每一代宜昌人的鄉(xiāng)愁,頂峰時期更是被稱為宜昌的“小香港”
九碼頭百樂城
溜冰場附近的九碼頭國營日夜副食店(沈傳誠 攝)
90年代九碼頭江峽飯店(沈傳誠 攝)
80年代的宜昌一中校門
90年代學(xué)生宿舍樓
1981年1月3日至4日,歷時36小時23分,葛洲壩工程大江截流,創(chuàng)造了腰斬長江的世界奇跡
90年代剛建設(shè)完的宜昌濱江公園一角
90年代的麻木
那時候,宜昌街頭到處跑的還是麻木,你一招手,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90年代的宜昌五一廣場
那時候,解放路街頭只有自行車,還沒有高樓林立,交織的電線總是格外顯眼
90年代的銀光城市信用合作社大樓
90年代的宜昌制藥廠
90年代,長江邊游泳的宜昌人
生于斯,長于斯,居于斯,宜昌的記憶就像是江水一般延綿不絕,每一個宜昌人心里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美好記憶,可能是鐘樓的鐘聲,可能是九碼頭的每一次歸家,無數(shù)的記憶交疊在每一片天空,就會成為時代的記憶,兒時的你是否還記得云集路的小商店,是否還記得九碼頭“不夜城”般的繁榮,是否還記得宜昌曾經(jīng)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