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蟈蟈,蛐蛐,螞蚱,蚱蜢,怎么區(qū)分?

蟈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fā)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


蟈蟈的別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蚰子等。蟈蟈在中國分布很廣,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蟈蟈的食物主要是豆類、菜葉、螞蚱等。公蟈蟈叫聲洪亮,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的喜愛。


形態(tài)特征

  1. 成蟲體色翠綠,少數淡褐。
  2. 觸角發(fā)達60mm,復眼2只,單眼3只。
  3. 前胸背板寬大,背板下緣有黃色邊。
  4. 胸部腹板各具1對錐狀刺,后胸的刺最大。
  5. 附式4-4-4, 1-3附節(jié)有墊,后足第一附節(jié)附墊分成2個葉片。
  6. 后足脛節(jié)端距6個,背面2個,腹面4個,中間的2個小。
  7. 后足腿節(jié)略比脛節(jié)稍長。

蟋蟀,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


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多數種類雄蟲前翅具發(fā)聲結構;雌性產卵瓣發(fā)達,呈刀狀、矛狀或長板狀。


形態(tài)特征

  1.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
  2. 蟋蟀科種類體長大于3m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
  3. 身體不具鱗片。
  4. 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
  5. 觸角絲狀,遠長于體長;觸角柄節(jié)多為圓盾形,窄于或等于額突;少數類群為長盾形,較大,寬于額突。
  6. 復眼較大,一般為頭長的1/4~1/2;單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線狀排列;中單眼位于頭背側、顏面或額突頂端。
  7. 黃褐色至黑褐色。

蝗蟲,俗稱“螞蚱”,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余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qū)?;认x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


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范圍最廣,為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yè)害蟲。


形態(tài)特征

蝗蟲是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包括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

以東亞飛蝗為例:

  1. 雄成蟲體長35.5~41.5mm,雌成蟲39.5~51.2mm。
  2. 頭部—感覺和攝食中心:頭部的主要結構有觸角、眼和口器。
  3. 觸角:1對,絲狀、分節(jié),是感覺器官,有觸覺和嗅覺作用。
  4. 眼:蝗蟲具有1對復眼和3只單眼。
  5. 復眼:位于頭部上部,左右兩側各1只,較大,是由很多小眼組成,是主要的視覺器官。
  6. 單眼:位于復眼和觸角中間各1只,還有1只位于頭部前方中央偏上,與另兩只單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單眼僅能感光。
  7. 口器:是蝗蟲的取食器官?;认x的口器由5部分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顎、下顎各2片,舌1片。上顎十分堅硬,適于咀嚼,是切斷、嚼碎植物莖葉的主要結構。
  8. 胸部——運動中心:分為前胸、中胸和后胸,在蝗蟲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對足,分別稱為前足、中足、后足。后足發(fā)達,叫跳躍足。在蝗蟲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對翅:前翅和后翅。前翅起保護作用;后翅常折疊在前翅之下,飛行時展開,是適于飛翔的器官。
  9. 腹部:蝗蟲的腹部由11個體節(jié)構成。
蚱蜢,是蚱蜢亞科昆蟲的統(tǒng)稱。中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雌蟲較比雄蟲大,體綠色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復眼。后足發(fā)達,善于跳躍,飛時可發(fā)出“札札”聲。


如用手握住,2條后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為典型廣棲 、植食性優(yōu)勢種 ,數量大,分布廣,常取食危害農作物及牧草 ,其營養(yǎng)成分豐富,是一種重要的營養(yǎng)源。


外形特征

  1. 成蟲體長80~100毫米,常為綠色或黃褐色,雄蟲體小,雌蟲體大,背面有淡紅色縱條紋。
  2. 前胸背板的中隆線、側隆線及腹緣呈淡紅色。前翅綠色或枯草色,沿肘脈域有淡紅色條紋,或中脈有暗褐色縱條紋,后翅淡綠色。
  3. 若蟲與成蟲近似, 卵成塊狀。

世界上共有5000多種蚱蜢,其中的許多種不僅能跳,而且能飛。蚱蜢飛行時,抬起前翼,而拍打后翼。不過它們更多的是用后足跳躍行進而不是用翅膀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別再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傻傻分不清了!
蝗蟲(螞蚱)的種類
教你分清蚱、蜢和蝗
蟋蟀、蝗蟲、螽斯、螻蛄、蚱蜢、蟈蟈到底誰是誰?
螞蚱、蚱蜢、蝗蟲、蟈蟈、蛐蛐有什么區(qū)別?(詳解)
蝗蟲、蚱蜢、蟈蟈,有什么區(qū)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