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季是兒童成長的最佳時機,沒錯,春季太陽光中紫外線含量是全年最高的時候,紫外線可幫助人體內(nèi)維生素D轉化為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3,維生素D3在肝腎內(nèi)轉換為具有生物活性的羥化維生素D,從而促進胃腸道對鈣、磷的吸收,為骨骼生長提供充足養(yǎng)分。所以,趁著春天多帶寶寶外出游玩,很適合寶寶健康成長。
傳統(tǒng)醫(yī)學總是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蘇生長的季節(jié),人體也不例外,在這個季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正常來說應該是吃嘛嘛香,胃口大開的時節(jié),但若新陳代謝比較緩慢,且食欲不增反減、納差,極有可能是脾胃功能較差所致。雖說春日里是促進成長的大好時節(jié),但飲食也要得當。
小兒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節(jié),家長或看護人員缺乏育兒保健常識,小兒生活無規(guī)律,進食不按時,貪吃零嘴、生冷食物,或過分強調肥甘厚味,損傷脾氣,均可導致脾胃受損產(chǎn)生厭食?,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厭食發(fā)病機制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胃腸功能疲勞,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性減低等,所以,就醫(yī)后會發(fā)現(xiàn)開出的藥物大多是補充微量元素及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雖說對患兒癥狀所有改善,但指標不治本。
脾胃“以和為貴‘以運為健”,運脾開胃是治療小兒厭食的基本法則,脾胃調和,脾運復健則胃納自開,小葵花芪斛楂顆粒兒科專用扶正藥物,山藥健脾氣、石斛養(yǎng)胃陰、平胃氣、健脾開胃;山楂、炒麥芽健胃消食,對小兒脾胃氣虛,脾失健運引起的厭食、偏食、汗多治療效果卓著。組方藥食同源,安全,山楂口味,孩子也愛喝。
春天正值氣溫回暖,到了午間時段熱空氣撲鼻而來,難免讓人心生煩躁,寶寶身體對外界氣候的感覺極為敏感,所以在飲食上首先宜選清淡可口的。其次,飲食清淡的同時務必要兼顧全面營養(yǎng)的攝入。
葷素搭配,增加腸胃蠕動
孩子小,對于食物只有好吃與不好吃的味覺體驗,并無該不該吃的理念,所以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為了防止便秘所致的厭食,在保證營養(yǎng)的前提下,著重注意平時多喝些水,多食些清涼的蔬果,如胡蘿卜、藕、山藥和香蕉、山楂等。
主食方面,最好粗糧細糧配合,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使腸道中水分能充分吸收,正常菌數(shù)量恢復,腸蠕動增加,大便變軟,改善便秘,一旦體內(nèi)廢物能及時排出,食欲也就自然增加。
少食多餐,切忌過于滋補
平日里沒少見周圍朋友們的“花式”喂飯,追著攆著孩子喂飯,扮演各種動畫片里的角色喂飯的,甚至是一口飲料一口飯混著喂的,先不說這些方法對不對,單看那菜不是魚就是肉,任憑一個成年人連著吃上幾口也會覺得油膩,何況是脾胃功能并未發(fā)育成熟的孩子呢。正確的吃飯方法應是“少食多餐”,家長要幫助孩子控制食物攝入量,否則吃太多容易引起食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食用一些蜂蜜、枇杷等甘潤的東西。吃水果,最好是吃梨子、甘蔗一類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品種。春秋季節(jié),不應過分地進補,切忌餐餐大魚大肉,以免產(chǎn)生內(nèi)熱。早飯最好給孩子喝上一碗清粥,滋潤身體,益于養(yǎng)生。
掃平了寶寶厭食不愛吃飯的這個阻礙,還有什么能阻擋一家人和和美美出游呢?春天大地回暖,萬物復蘇,在這個陽氣升發(fā)的時節(jié),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年當中增高益智最好時期,莫讓寶寶厭食耽誤了成長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