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雍正帝的死因,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眾說紛紜。既然今天說及這個問題,咱不妨也把這些“眾說”列舉一二吧。
野史中流行最廣的當屬“刺殺說”,這種說法也是最為離奇的一種,簡直可以匹敵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了。雍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730年,在曾靜、張熙的慫恿下,陜甘總督岳鐘琪舉兵反清,不料,事情敗露,供詞中提及了已經(jīng)離世多年的呂留良。這位總督居然說自己是受了呂留良著作的影響才反清的,在文字獄盛行的雍正時期,這無疑把呂家推入了地獄。雍正下旨滅呂留良滿門,并對呂留良開棺戮尸。幸運的是,呂家命不該絕,有一個女孩子因為在安徽的乳娘家里,逃過一劫,后來取名“呂四娘”。
后來,這位呂四娘去江南拜甘鳳池為師,學習武藝,學成之后,深夜?jié)撊牖蕦m行刺,最終將雍正殺死。民間傳說,雍正帝下葬時沒有頭顱,因頭顱被呂四娘帶走,因此做了一個金腦袋。這種說法聽起來確實曲折離奇,令人振奮。但是,很明顯具有民間加工過的痕跡,而且破綻很多。
第一、雍正皇帝死于圓明園,漫說呂四娘,即使是游走于宮廷的太監(jiān)都不一定對園子很熟悉,更不用說圓明園作為皇家禁苑,戒備是何等的森嚴,怎么可能任由一個年輕女子輕易闖入,殺死皇帝后輕松逃脫呢?難道這些禁衛(wèi)軍都是吃干飯的?
第二、呂氏一案,由于是欽案,負責查辦的官差都非常重視,監(jiān)管異常嚴密,即使呂四娘在乳娘家,大約也不會輕易逃脫。
第三、甘鳳池并不是什么所謂的武林高手,也算不上什么反清義士,早在雍正七年的時候,甘鳳池就被李衛(wèi)抓獲,之后便徹底投降清朝。而呂氏一案發(fā)生在甘鳳池投降之后,甘鳳池斷然不會去教呂四娘功夫。
所以,刺殺一說根本就經(jīng)不住推敲。
除了這種離奇的說法,其他說法也很令人大跌眼鏡。一種說法居然還跟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曹雪芹給搭上了線,說是曹雪芹的女朋友,名叫竺香玉,二人處于熱戀之時,雍正帝橫刀奪愛,后來,曹雪芹在宮中謀了一份差事,與竺香玉合伙毒死了雍正。這種說法實在是說不過去,清朝時期,還自由戀愛吶?曹雪芹要是有這個本事,就不用在家里寫書,窮困到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劇情更加狗血。說是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有一次南下,在江南認識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二人發(fā)生了一段肉麻的愛情故事,后來,這位姑娘生下一位女兒。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這位女兒后來居然成了雍正十四弟的小妾。有一次,雍正看到了這位女兒,想起了舊日情人,于是便把這位女兒納為自己的妃子。不知為何,后來雍正居然知道了真相,這么一算,雍正居然娶了自己女兒,出于倫理的自責,雍正最終自殺身亡。這個說法也真是夠悲壯的,但也經(jīng)不起推敲。其一,雍正的十四弟作為貴胄,不會納漢人小妾;其二,雍正皇帝素來城府很深,臉皮比城墻還厚,斷然不會因為一場狗血誤會去自殺。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咱先看看正史是如何記載的,《清世宗實錄》是這樣寫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偶感違和,仍照常聽政;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仍照常理政;二十二日,病情惡化,太醫(yī)搶救;二十三日子時,進藥無效,龍馭上賓。
按照這個說法,雍正從身體不適到死亡也不過三日而已,稱之為“暴斃”都不為過。很顯然,正史在刻意回避雍正的死因,從這段記載里面,只能看到雍正帝是勞累致病而死。但是,越是籠統(tǒng)的記載,恐怕里面越有文章。不過,雍正皇帝的繼承者——乾隆的一道諭令細節(jié),好像為我們指明了探討真相的方向。
雍正皇帝死后一日,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乾隆頒發(fā)了一道諭令,將圓明園中的道士全部驅(qū)逐出宮,令他們各回各家,并強調(diào),道士們對宮中的事情和先帝的一言一行均不得談起,如有違反,絕不容恕。作為初登大寶的皇帝,可以說,有一大堆的事情亟待處理,既然乾隆對這事兒如此上心,就說明這事兒極有可能與雍正之死大有關(guān)聯(lián)。乾隆帝遷怒于道士們,但又不能痛下殺手,因為這樣做有揭露先帝過錯之嫌,實為不孝,無奈,只好將他們驅(qū)逐,這里面肯定有難言之隱。其實,雍正帝死于丹藥,也不是憑空臆測,雍正確實迷戀于道教之術(shù)。
中國道教的長生不老之術(shù)可謂源遠流長,歷朝歷代幾乎都有皇帝沉迷其中,雍正帝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據(jù)史料記載,雍正在登基稱帝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迷戀道教長生之法。登基之后,他更是在宮中大量蓄養(yǎng)道士。這些事實,除了史料之外,還有雍正帝所寫的一些詩為證,比如:
鉛砂和丹藥,松柏繞云壇。
爐內(nèi)陰陽火,功兼內(nèi)外丹。
光芒沖斗耀,靈異衛(wèi)龍蟠。
自覺仙胎熟,天符降紫鸞。
雍正帝癡迷于煉丹,而且常常服用丹藥,美其名曰“既濟丹”,不僅自己服用,還賞賜給田文鏡等重臣,從這里可以判斷,雍正帝應該就是服用丹藥中毒身亡。那么,丹藥一般都是慢性中毒,雍正帝緣何三天就暴斃了呢?這個或許有兩個原因。
其一,量變達到了質(zhì)變,長期服用丹藥,雍正帝中毒程度越來越深,突然有一天,毒性發(fā)作,也就很快死亡了。
其二,雍正晚年好色成性,這方面,朝鮮的史料有所提及。縱欲過度導致了雍正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而為了能夠維持自己的體力,雍正服用丹藥過量,大量超出平日里劑量,造成了重度中毒,以至于無藥可救。當然,這個只是根據(jù)史料猜測,并無直接證據(jù)。
總之,雖然雍正皇帝的死亡還屬于懸案,但從這些細節(jié)中不難發(fā)現(xiàn),雍正皇帝應該就是服用丹藥過量而死。當然,這個說法要想真正獲得佐證,還得等到雍正陵寢發(fā)掘之后,對其尸骨的成分進行化驗,期待技術(shù)條件趕緊成熟,以期還原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