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紅塵萬丈不愿爭渡,可卻只手可摘花,不念萬物有靈。
其實如我所說,我們避開的不是塵,避的使我們自己的心。
也就如曾經(jīng)哪一首菩提樹下被千家道頌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這世間有燈紅酒綠,也有竹林悠悠,亦有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鴻齊飛。
世間萬般景,你念著什么,為何而念,規(guī)避著什么,為何要避呢。
我們生在塵世,死在塵世,何為塵,世間無圣,為凡,凡世塵埃漫天,我們避無可避。
世間末法,萬靈皆消,我們又能如何。我們生來皆為凡人,我們在此世有太多的事無能為力。
有些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有些事,避之不去,舍而不得。
有些人,塵本無念,卻蒙蔽了太多人的心。
有些人,這萬丈紅塵,一路鳳塵,卻依舊心清目明,志未消。
凡事求一心,我們心有萬水千山,就出去走一走,心眷戀紅塵世俗,就應去爭一爭。
看破勿說破,世界之大,何來凈土,眸視百丈,萬物依舊通透。心中有佛,靈山自現(xiàn)。心中發(fā)愿,亦證菩提。
地藏曾發(fā)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亦可證菩提,這萬丈凡塵尋得無上菩提,何難?
雖世有萬法,可生來為凡,大道有缺,末法已至,這萬丈紅塵,亦可留住青絲與雪發(fā)。
待悠閑時,尋得幽幽竹林,觀得氣韻自生,望遍五湖四海,水墨與竹相容。這天與地,人與畫,水與墨,竹與情。體驗姜子龍老師的水墨竹情,聽一聽姜子龍老師的人生之道。
文: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