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重新評估了加工肉類(培根、火腿、熏肉等)攝入的致癌性,一個包涵來自10個國家,22名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將“加工肉的的消費”列入1級致癌物中,也就是“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其有致癌性”,但并不意味致癌能力的高低。
那除了“新晉選手”加工肉之外,還有哪些物質(zhì)屬于“1類致癌物“呢?
夏冰查詢了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對致癌物分類名單,將“1類”致癌物名單翻譯,并整理如下:
1類致癌物:
黃曲霉毒素
酒精飲料
鋁制品
4-氨基聯(lián)苯
乙醛(和酒精飲料相關(guān))
酸霧
檳榔果
馬兜鈴酸
砷和無機砷的化合物
石棉(滑石粉)
苯并[a]比
檳榔煙草&無檳榔煙草
氯甲基醚
鎘和鎘化物
煤焦油瀝青
焦炭產(chǎn)物
乙醇飲料中的酒精
甲醛(福爾馬林)
幽門螺旋桿菌
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HIV(人類缺陷免疫病毒)
人乳頭瘤病毒
白血病病毒
電離輻射
鋼鐵鑄造(職業(yè)暴露)
礦物油
中子輻射
鎳化合物
N-亞硝基
肝吸蟲(感染)
畫家(職業(yè)暴露)
非那西?。ㄒ环N解熱鎮(zhèn)痛藥)
中國式咸魚
太陽輻射
煙塵(職業(yè)暴露)
吸煙
紫外輻射(包括UVA、UVB、UVC)
木屑
y-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