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場植物瘟疫帶來的災難——愛爾蘭大饑荒

2020年,一場動物攜帶的病毒引發(fā)的瘟疫席卷中國,再次給世人敲響警鐘,提醒人們遠離野味的重要性。而縱觀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應當警惕的不只是動物身上的病毒,植物之間的傳染病同樣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
字數(shù) 1917
閱讀約4分鐘

在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后,原產于美洲的馬鈴薯被引入歐洲。馬鈴薯一開始并不為喜歡食用燕麥等谷物的歐洲人所接受。但到了17、18世紀歐洲人也開始逐漸接受馬鈴薯的美味。特別是馬鈴薯具有高產、高能量、耐寒耐旱、環(huán)境適應性強的優(yōu)點,在歐洲很多較為寒冷的地區(qū),能夠為當?shù)厝颂峁┐罅康募Z食。

在這種背景下,從17世紀開始,馬鈴薯成為了愛爾蘭最重要的農作物。在愛爾蘭,每英畝可以產出六噸左右的土豆,而燕麥等谷物則不到一噸。土豆比起其他農作物更易生長,收成明顯也高多了,即使其他農作物歉收,土豆仍有收成。

愛爾蘭是位于英國西部的小島,從中世紀開始英國人便一直試圖征服愛爾蘭

這對于愛爾蘭農民來說無疑是福音,當時的愛爾蘭被隔壁的英國所統(tǒng)治,島上的大片土地被英國地主所控制,他們在自己的農村里飼養(yǎng)肉牛種植燕麥,為英國本土提供食物,愛爾蘭農民所擁有的土地相當少。再加上愛爾蘭人傳統(tǒng)的諸子均分土地的做法,使得每一戶農夫家可耕種的土地更加有限。馬鈴薯這種高產作物的引入,可以說是極大的改善的愛爾蘭民眾的生活。

但這使得愛爾蘭人口爆炸式攀升。愛爾蘭1801年合并成為英國的一部分時人口約500萬左右,但到了1845年,愛爾蘭人口達到了810萬人??焖倥噬娜丝趲砹烁蟮娜丝趬毫?,但愛爾蘭本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卻未能跟上人口的飛速增長,最終馬鈴薯成為絕大多數(shù)愛爾蘭人的口糧,而其他的諸如面包一類的食物,則不在貧窮的愛爾蘭人的采購清單上。這種過度依賴一種農作物的生活方式,為之后的災難埋下了伏筆。

在歐洲土豆長期被認為是窮人的食物,直到土豆泥這一菜式的出現(xiàn)

在1845年之前,英國人和愛爾蘭人也許還在幻想,馬鈴薯這種“新品種”的高產作物,能為人類開啟了一扇改善生活的大門。但美好的幻想最終在1845年被現(xiàn)實擊得粉碎,1845年的夏天,愛爾蘭淫雨霏霏,一種卵菌開始悄悄感染馬鈴薯,這種卵菌使得馬鈴薯霉變、枯萎,幼苗還沒有收獲便已經(jīng)腐爛、發(fā)黑。幾周內,這種“馬鈴薯枯萎病”自東向西席卷了愛爾蘭島。這場災害毀掉了愛爾蘭40%的馬鈴薯田。愛爾蘭人不得不打起精神加緊補種以彌補損失。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馬鈴薯枯萎的真正原因在于卵菌,愛爾蘭人并沒有將已經(jīng)爛在田里感染卵菌的上一代馬鈴薯清除,便開始新一季的種植。這意味著新一輪種植的馬鈴薯將繼續(xù)受到卵菌的侵害。饑荒開始降臨愛爾蘭全境,并在之后的7年中一直陰魂不散。

事實上愛爾蘭馬鈴薯欠收,在18-19世紀屢見不鮮。據(jù)1851年的一次統(tǒng)計,從1728年以來,愛爾蘭發(fā)生過24次歉收收,其中1740年的饑荒也非常嚴重。但1845年這次卻格外的嚴重,這其中固然有天災的因素,但人禍的成分也同樣濃厚。

貧困的愛爾蘭人

一方面這是由于英國主要信仰新教,而愛爾蘭則以天主教為主,加上愛爾蘭是最近才被強行并入英國的“被征服”地區(qū),這使得當時的英國本土對于愛爾蘭始終有一層輕視心理,認為愛爾蘭人懶惰、道德敗壞,饑荒正是上帝對愛爾蘭人的懲罰。另一方面,當時的英國,這樣的災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各項救災措施都無先例可循,這使得救災工作在技術層面上便難以開展。

當時的英國采取了諸多措施試圖救援愛爾蘭,包括取消《谷物法》中對進口外國糧食的限制;從美國訂購大批玉米運到愛爾蘭,在政府的糧倉低價銷售等。但是大部分措施建立在“愛爾蘭窮人能在市場上具有購買糧食的能力”這一假設前提上的。但當時愛爾蘭人已經(jīng)一貧如洗了。事實上若非貧困,愛爾蘭人也不至于將土豆作為其最主要的糧食。

但面對這種局面,英國政府卻不愿意輕易的直接向愛爾蘭人提供食物,害怕這樣做會壓低市場價格,從而導致商人不敢向市場投入食物。并認為從愛爾蘭傳來的有關大饑荒的新聞都是夸大其詞。直到饑荒爆發(fā)后半年多,政府才主動進行了一次開倉售糧,這幾乎引發(fā)饑荒民眾的騷亂。

為了解決愛爾蘭人無力購買救濟糧的局面,英國也嘗試過通過公共工程提供就業(yè)的方式,讓災民獲得收入用以購買救濟委員會提供的糧食。這一措施參與的人群及其家屬可達到70萬人左右。另外,愛爾蘭濟貧院最多能夠容納十萬人。

但英國政府所做的,相比整個愛爾蘭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有大約140萬人左右的愛爾蘭人并沒有受到任何程度的救濟。

描繪愛爾蘭災民的雕像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整個饑荒期間,那些在愛爾蘭擁有大莊園的英國地主們,依然在將其農莊中的糧食不斷輸送到英國本土,以換取高額利潤。甚至在英國本土糧價下降后,轉而在愛爾蘭發(fā)展牧業(yè),坐視大量民眾餓死。

最終這場饑荒導致接近100萬愛爾蘭人死去,另有約100萬愛爾蘭人背井離鄉(xiāng),逃亡外國。愛爾蘭損失了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對于愛爾蘭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痛苦的回憶,也促使了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興起,時至今日愛爾蘭人任對英國當年的救濟不力耿耿于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愛爾蘭大饑荒
歐洲歷史上兩次人為導致的大饑荒,餓死了愛爾蘭和烏克蘭數(shù)百萬人
愛爾蘭大饑荒中的故事:基爾拉什船長與喬治教士
愛爾蘭大饑荒為什么會發(fā)生?詳解其饑荒原因
它得了一場病,讓100萬人喪命
愛爾蘭獨立時,同處一島的北愛爾蘭為何沒有跟隨,是被拋棄了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