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朗朗乾坤卻是獵獵寒風,戶外活動實在不宜。老婆靈機一動,忽發(fā)奇想,于是驅車前往長治縣八義鎮(zhèn),目睹八義窯——千年的紅綠彩。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八義鎮(zhèn)東山村。
走進東山村,樹木蒼翠的村口小景點首先映入眼簾;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環(huán)村穿巷,村民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中的墻壁上各種各樣的紅綠彩瓷器彩繪,村莊猶如鋪開的一幅水彩畫。
離開東山村,經過一個涵洞,驅車爬山上一個陡坡,看到了一群新建的建筑,牌樓上上書“八義窯”三個大字。
冒著凜冽寒風,我們進入這座新建的大院,里面正在建設,除了建筑并沒有看到八義窯瓷器的影子。當我們返出到門外時,一個看著像是老板模樣的人,問我們是哪里的,干什么,我們說是長治的,想看看八義窯瓷器,他說這里正在施工,想看八義窯瓷器可以翻過這座山,那里工廠正在生產。于是我們又驅車翻過山頭,往前走看到一座大樓,走近一看,是“長治縣雄山煤業(yè)有限公司溝里煤礦”,以為走錯了就往回返,路上看到一個破院里房頂上有風車在轉似乎像是燒窯的,但院子里有狗,我們就站在大鐵門外往里看,這時順著公路開上來一輛奧迪,到我們跟前停下來,感情就是剛才在山下和我們說話的那個人,讓我們跟著他的車,一路開到了八義窯廠里,并安排了一位漂亮的美女陪同我們參觀(事后才知道那個人就是八義窯的老板,也就是溝里煤礦的boss)。
瓷器燒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土窯,而是現(xiàn)代化的用電的溫控的電烤爐。
師傅正在聚精會神的在半成品上手工繪制圖案。據(jù)師傅介紹,八義紅綠彩是釉上彩瓷,首先在拉成的較為粗糙的坯胎上,施透明釉后在1200℃高溫下燒成白瓷,白瓷出爐后施紅、綠、黃不同顏料,勾畫和填涂出邊線、魚、花草、瑞果、鳥、人物、文字、開光等圖案,然后二次進爐,在攝氏800℃左右的低溫下燒成獨具特色的八義紅綠彩瓷。
據(jù)陪同參觀的美女原女士介紹,近千年來,長治八義一直就有“北方瓷都”之稱,甚至有“先有八義窯,后有景德鎮(zhèn)”的說法。據(jù)考證,生產紅綠彩的窯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4省,有20余處,其中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早、成就最高的就是長治的八義窯。
紅綠彩是長治八義窯區(qū)別于其他窯口的一種獨特的產品,宋金時期,八義窯的紅綠彩瓷己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彩瓷,并已大規(guī)模生產。八義古瓷窯率先創(chuàng)燒出了一種裝飾新穎的紅綠彩瓷,是中國五彩瓷器的雛形,開創(chuàng)了中國瓷器史上多彩瓷飾藝術的先河,譜就了釉上彩瓷永恒的經典。曾任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的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其《古陶瓷鑒真》專著中,評價八義窯燒制的紅綠彩是我國最早的多彩瓷器,八義窯是紅綠彩瓷器的誕生地和發(fā)源地,是世界彩色瓷器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