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會接觸一些同齡的孩子,性格上面有相處來的,也有相處不來的,所以難免也會發(fā)生一些小爭執(zhí)。
但是也有的孩子因為性格比較老實,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欺負,家長們往往會讓孩子向老師告狀,想讓老師來懲戒這些“壞”孩子。
其實當孩子被同齡人欺負的時候,讓她跟老師告狀是沒用的。
小高因為從小就容易生病,再加上長期的打針和吃藥,身體也變得比較的水腫,也就是胖。
因為這個原因,經(jīng)常被班里的一些小朋友笑話。甚至還有過分的小朋友,經(jīng)常在小高放學的時候,專門把他攔下,然后欺負他。
每次回到家中的他不是胳膊上有傷,就是臉上有傷,但是他都不敢告訴爸爸和媽媽,害怕會挨罵。
這天小高放學以后,那幫小朋友又把他給攔下了,不僅把他打了一頓,還把他最喜歡的玩具給搶走了,回到家里以后,媽媽問他臉上的傷是怎么弄的,他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才說了出來。
本來他以為媽媽會把自己罵一頓,說自己笨,但是媽媽沒有,而是蹲下來摸著他的頭,幫他把傷口處理好了以后,又給他做了好吃的。
當小高問媽媽為什么不責怪自己的時候,媽媽是這樣說的,“孩子啊你要把自己的身體養(yǎng)好,要記住,當別人欺負你的時候,在一定的情況下一定要還擊,即使對方人多也要還擊,不然的話,別人只會把你當弱者,一直欺負。”
自此小高也記住了媽媽的話,在一天放學又被攔住的時候,他奮起還擊,即使最后自己的身上還有傷,但是也把他們給嚇住了,在那以后別的小朋友們再也不敢欺負他了。
所以當孩子被同齡人欺負的時候,家長不要不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及時的處理,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當自己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不要一味的讓孩子告老師,老師并沒有懲戒權(quán),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這樣做。
告訴孩子能還擊的時候不要慫
當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在能自保的情況下要還回去,如果一味的忍讓下去,就會被欺負到底。
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如果第一次欺負你,你不還擊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如果還手了,那么下一次他們也就不敢再去招惹了。
家長親自出面,找挑事孩子的家長
這一做法對于有的家長有效,對于一部分家長也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有的家長會包庇自己的孩子。
但是如果孩子受到了欺負,這一點必須要做,正如大家口中所說的,不為什么,就是為了一口氣。并以此告誡對方,若是繼續(xù)這樣下去,要走法律程序,這樣的話,也會避免孩子以后再被欺負。
孩子只要一上學就會有可能面臨這個問題,為了避免孩子會受到欺負,家長們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不能惹事,當然也不能怕事,告訴孩子當受到別人欺負時,一定要學會在自保的情況下還擊。
文/愚慧,圖/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