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獎,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凱撒獎提名,亞洲太平洋電影獎最佳導(dǎo)演獎;??
上映不到一個月時間,豆瓣電影超20萬人評分9.0;??
家庭倫理,難民,流浪,安全感,生存,迷茫;??
以上,都來自最近大火的熱門電影《何以為家》,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孩子眾多的貧民家庭,主角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扎因,因為家里一貧如洗,不得不做著苦工貼補家用,因為不滿父母送走自己的妹妹而離家出走,經(jīng)歷了一個家庭的破裂,帶著朋友的孩子相依為命,最后不得不賣掉孩子回家,回家后得知妹妹因為懷孕致死,一氣之下砍傷了妹夫,因此判刑,在法院里,他起訴了自己的父母。???
?
既然你都不想養(yǎng)我,干嘛又要生我?準(zhǔn)確的說,是父母無力養(yǎng)孩子,但是還是生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對,就是之前沒多久的電視劇里的臺詞,你以為的《都挺好》其實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好。?????
?
?
小蘇明玉因為親媽對自己毫無親情的說教瞬間爆炸,從此不用蘇家一分錢,十年沒有踏進蘇家一步,至今為止,像蘇母一樣重男輕女的媽媽大有人在,也許還有很多的奶奶輩也是這樣的想法。??
當(dāng)然,現(xiàn)實生活往往比小說電視劇更加殘酷和現(xiàn)實,也釀成了現(xiàn)在男多女少的悲劇,無數(shù)的大齡男女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對象獨自一人在異鄉(xiāng)奮斗著,中國也迎來了第一批單身潮,單身人口超過2億。??
大部分的單身男女日復(fù)一日的過著迷茫的生活,用酒精麻痹自己,玩游戲消磨時光,年輕的血液不在斗志昂揚,只看到頹廢與懊喪。????
?
就像扎因說的一樣,生活就是一堆狗屎。??
當(dāng)你也像他一樣,小小年紀就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享受不到童年樂趣的同時,還要做著苦力養(yǎng)活一家人,遇到了問題也因為勢單力薄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你會怎么樣呢???
就像他母親說的一樣,如果你是我,遭受跟我一樣的處境的時候,你早就上吊自殺了!
???????
確實就是這樣,父母跟小扎因是一樣的處境,他們甚至承受著比小扎因更大的生存壓力,因為他們還要養(yǎng)活好幾個兒女,而身邊所有的人,都是這樣茍延殘喘著的。??
他們就跟蟑螂一樣,學(xué)蟑螂做打不死的小強,甚至把蟑螂當(dāng)作自己的信仰。???
?
小扎因跟小明玉一樣,無不渴望溫暖的母愛,可是現(xiàn)實卻讓他們不得不提前面對冰冷的社會。???????
?
?
小扎因遇到的母子讓他感受到了一陣子的家的溫暖,但是很快就因為不合法的居住被逮捕了,他當(dāng)著父親母親的角色跟小男孩相依為命,四處奔波流浪,最后還是不得不賣掉小男孩。?????
?
他做父母尚且如此,那他為什么就不理解自己的父母賣掉妹妹薩哈呢?????
?
也許,他從內(nèi)心深處和妹妹的關(guān)系是比較好的,早已成熟的心智讓他知道妹妹早晚要經(jīng)歷這樣的事,只是時間問題,連至親都是如此,所以,怨恨才會更深。??
我們無法改變原生家庭,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的起點,所以,想要擺脫苦難的生活,你只能改變自己,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王思聰一樣,生下來就有個首富老爸,一開始就給你占了大把的好資源讓你揮霍。?????
?
《何以為家》在展現(xiàn)苦難的技巧上是比較嫻熟的,通過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和讓人同情的小主角,使得我們泛濫的善心得以宣泄,同時在控訴這個不公平社會的時候,又借小孩子的嘴說出了令人痛心的現(xiàn)實。??
母愛和親情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就像喝水一樣是必須品,不然,只會出現(xiàn)一個又一個的小扎因,還有小明玉,他們帶著對原生家庭的怨恨,努力奮斗,爭取自己的一片天,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他們也在所不惜。????
?
貧窮讓我們遭受苦難,但是苦難又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xù)貧窮,如此往復(fù)循環(huán)的絕境,遠遠不是拍一部電影就能解決問題的。??
看似《都挺好》的生活表象,是《何以為家》的靈魂拷問,你準(zhǔn)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