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俗稱對對子,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古代有不少對對子成就姻緣的美談,流傳千百年,更是讓老百姓們津津樂道。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愛對聯(lián)的讀書人。記得關(guān)注我哦。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趣味民間故事:富小姐對聯(lián)招親,窮秀才對答如流,成功抱得美人歸,佳話傳千古!
話說古代臨安府,人文薈萃,文采風(fēng)流,不但才子眾多,才女也有不少。
其中,有一個劉小姐,她從小愛好詩詞對聯(lián),平日里的娛樂活動就是和小姐妹們吟詩作對。
劉小姐水平最高,把小姐妹一個個都打趴下了,堪稱“打遍閨蜜無敵手”。
就有閨蜜取笑劉小姐說:“你又不能考狀元,對對子再厲害也沒用啊,嘻嘻?!?/p>
又有個姐妹笑著說:“誰說對對子沒有啦,可以找個如意郎君呀。那些話本小說里,才女都是通過對聯(lián)找夫婿的??!”
小姐妹們只是開玩笑,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小姐還真的有了“對聯(lián)招親”的打算。
她自認(rèn)為自己才華出眾,如果不找一個才子老公,那就是辜負(fù)了自己的才華,那就算嫁人了也很無趣。
所以呢,劉小姐真的去找老爹劉員外:“爹爹啊,你老說我不肯嫁人,老說我挑三揀四。這樣好了,你貼出榜文,說我要對對子招親。誰要是連續(xù)對出五個下聯(lián),那我就嫁給他?!?br>
劉員外是世家大族,家產(chǎn)豐厚,就這么一個寶貝女兒。
可是寶貝女兒都二十歲了,還不肯結(jié)婚,打也不舍得打,罵也不舍得罵,害得劉員外平日里沒少為女兒的婚事著急。
現(xiàn)在劉小姐主要提出要結(jié)婚的事情,劉員外自然是喜出望外。雖然說,對聯(lián)招親這個事情有點出格,不太像大家閨秀的做派。
但話又說回來,在臨安這個地方,最講究的就是風(fēng)雅,最仰慕的就是才華。自己女兒對對子招親,用對聯(lián)挑選夫婿,不失為一樁美談,也不怕別人講閑話。
所以,劉員外考慮再三,還是答應(yīng)了劉小姐對聯(lián)招親的要求,馬上派出家丁把消息傳播出去。
劉員外家里富可敵國,劉小姐又長得花容月貌,對聯(lián)招親的事情一傳出去,大家伙自然是熱烈討論。
到了招親那一天,劉員外家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到處都是看熱鬧的人。
前來應(yīng)征的才子更是絡(luò)繹不絕,排了老長的隊,簡直堪比科舉考試了。
既然來應(yīng)征的人那么多,劉員外自然也不會客氣,把那些年紀(jì)五六十歲的、身體有殘疾的、長相太丑陋的、身高太矮的、看著就霸道兇狠的人,通通先剔除在外。
盡管這樣,依然有一百來個讀書人通過了篩選,都進(jìn)入了劉府專門設(shè)置的“考試廳”。
劉小姐蒙著面紗,坐在高樓上,隔著屏風(fēng)對眾人出了第一個上聯(lián):“竹影掃塵塵不動?!?br>
這才第一題就有些難度了,說的是生活現(xiàn)象,同時又具有詩意,相當(dāng)有趣。
不少人低頭嘆息,知趣的悄悄溜走了,還有的人胡亂對下聯(lián),也被家丁請出了考試廳。
卻說有一個窮秀才,他姓梅,乃是外來來臨安投奔親戚的。
沒想到親戚不講親情,閉門不納,梅秀才回老家的盤纏都沒有了,只能賣字為生,勉強糊口,艱難度日,一晃就是大半年。
本來梅秀才也不想來參加什么對對子招親,但是有幾個賞識他的買字畫的老熟人,不停勸說:“你才華很好,相貌也可以,又沒有婚配,干嘛不去試試呢?成功了就有嬌妻金錢,不成功也沒有損失啊。”
這樣的話說了好幾天,梅秀才最終也動心了,所以特意找人借了件干凈衣服,成功通過了篩選,來到了考試廳。
眼看著一炷香快燒完了,該回答的人都回答完畢了,只剩那幾個人還在思考,梅秀才趕緊回答:“小生有一下聯(lián)。月光穿水水無波?!?br>
這個下聯(lián)與上聯(lián)還是比較匹配的,但也不算什么絕妙之對。雖然過了關(guān),但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凡響,只得到劉小姐“可以”兩個字的冷淡回答。
但許多人卻向梅秀才投去羨慕的眼神。
因為這才第一關(guān)呢,就有二十多人被刷掉了。能夠來到第二關(guān),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劉小姐的第二題是:“樹搖清風(fēng)風(fēng)搖樹?!?/p>
這是用頂針手法寫的,雖然不太難,但是還是考驗人的機智與敏捷。
畢竟必須在一炷香時間內(nèi)對出下聯(lián),而不是隨便思考。而且臨場發(fā)揮還是很重要的,其他人紛紛答出下聯(lián),有的人平時能夠?qū)Τ鱿侣?lián),但這時候一緊張就歇菜了,反而對不出來了。
好在梅秀才本來就是沒有什么想法,心情比較平靜,很快對出了下聯(lián):“人賞明月月賞人?!?/p>
劉小姐這時候忽然向梅秀才望了一眼,因為她覺得這個下聯(lián)很有韻味,“月賞人”,多美的意境啊。
這時候只剩下四十多人了,劉小姐又繼續(xù)出題:“紅蕊初開,香浮倩影迎春日?!?br>
這個上聯(lián)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在于很有詩味,非常符合劉小姐的身份。
所以下聯(lián)的難處,不在于對出來,而在于對得典雅,對得符合自己的身份。
梅秀才的下聯(lián)是“詩魂長繞,句撰瓊姿映雪時。”
劉小姐又是眼中一亮,覺得這個下聯(lián)比前面聽到的下聯(lián)更加典雅,更加有才氣。
到了第四關(guān),只剩下二十二人了。
劉小姐曼聲細(xì)語,緩緩道:“杜詩漢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詩?!?/p>
“嘶!”
好幾個人同時倒抽一口涼氣,簡直驚呆了。
而有些人甚至完全聽不懂這個上聯(lián)說的是什么,只聽到“杜詩”“杜詩”,真是一頭霧水了。
這個上聯(lián)真是挺有難度的,它不但是考察對對子的敏捷程度,還要考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
如果不知道“杜詩”是漢代南陽太守的杜詩,那就根本沒法理解這個上聯(lián)。
但問題是,就算有不少人明白上聯(lián)的出處與意思,但短時間內(nèi)根本想不到合適的下聯(lián)。
因為上聯(lián)用了典故,下聯(lián)必然也要用典故,也得用兩個同名的人或者事物,這不是刁難人嗎?
眼看著一炷香燒了一半,還沒有一個人對出下聯(lián)。
劉小姐有些失望,微微嘆息,忽然聽到梅秀才高聲說:“小生不才,已有下聯(lián)了。孟子吳淑姬,豈鄒國孟軻之孟子。”
有些人更是糊涂,心里想:“什么鬼,什么吳淑姬?我怎么沒聽過?”
而有的人卻恍然大悟,后悔自己被梅秀才搶占了先機:“這個孟子,并不是大家熟悉的儒家孟子,而是春秋時期魯昭公的妃子,因為她出身吳國,又稱為吳孟子?!?/p>
眼看著一炷香時間徹底過去,就只有梅秀才一個人對出下聯(lián)。
毫無疑問,如果劉小姐看中梅秀才,那梅秀才最后一題可以輕松過關(guān)。反正沒人和梅秀才競爭了。
而如果劉小姐看不中梅秀才,可以出一個千古絕對來刁難梅秀才,除非梅秀才能夠?qū)Τ鱿侣?lián),不然還是一場空。
那些失敗的讀書人也不肯離去,都留在考試廳看熱鬧,反而比自己考試還要緊張。
只見劉小姐往梅秀才看了一會兒,緩緩說出第五個上聯(lián):“綠柳含情,情隨柳絮落君懷?!?/p>
看熱鬧的讀書人頓時喊道:“有了,有了!”
這不是說有下聯(lián),而是說劉小姐的上聯(lián)意思,顯然已經(jīng)屬意梅秀才,愿意與梅秀才白頭到老了。只要梅秀才對出稍微像樣的下聯(lián),那就抱得美人歸了。
一時間,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梅秀才身上。
梅秀才原本只是來湊熱鬧,不是真心想要對聯(lián)招親。但經(jīng)過幾回合的較量,他對劉小姐的才華十分仰慕,自然也有了愛慕之意。
他聽出了小姐的表白,心里很開心,人逢喜事精神爽,馬上對出了下聯(lián):“紅梅報喜,喜上眉梢鳴爾雅。”
大家紛紛鼓掌:“好,恭喜新郎官!”
劉員外自己也是飽讀詩書,對梅秀才也十分欣賞,絲毫沒有嫌棄梅秀才是個窮秀才,立馬出來公布喜訊。
就這樣,梅秀才依靠才華,抱得美人歸,留下一段千古風(fēng)流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