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也是“國粹”之一,影響相當(dāng)深遠。如今回過頭來,了解當(dāng)年京劇的奇人奇行,也是一種樂趣。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歡傳統(tǒng)文化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代京劇演員的奇人奇行,展示當(dāng)年梨園風(fēng)貌,令人無限感佩。
第1位,德珺如。德珺如是晚清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孫子,自幼喜歡京劇,多次以票友身份串戲,后來他更是成為專業(yè)京劇演員,初演青衣,后改小生,得到了不少戲迷的喜愛。
德珺如的叔叔薩廉是內(nèi)務(wù)府的郎中,曾勸說德珺如說:“唱戲是低賤的職業(yè),我們家世代為官,地位顯赫,你為何要唱戲這么自降身份呢?”
德珺如回答說:“我每年的開銷至少需要三千兩,叔父能資助我嗎?如果能資助我,我就不唱戲了。如果不能,請叔叔允許我自由。
這世界上,如果有人做了不好的事,他的親戚朋友乃至于鄰居鄉(xiāng)親紛紛都去譏諷他,辱罵他。然而,那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又有誰去安慰他呢?
何況,唱戲這個事情,又不是什么壞事,也沒有辱沒我們的祖先啊。叔叔如果一定要讓我放棄唱戲而去做官。試問大清朝現(xiàn)在的官吏,他們的心地與才識超出京劇藝人的有幾人?與其作齷齪的官吏,不如作個守本分的藝人?!?/p>
德珺如的叔叔無話可說,只好任由德珺如在京劇界發(fā)展。德珺如的大女兒嫁給了戲劇界有名的楊小朵,二女兒嫁給了譚鑫培的兒子譚五,可以稱為京劇世家了。
古代常常把演員成為戲子,認(rèn)為他們是地位低賤的小角色。然而,德珺如在那樣的氛圍中,能夠不顧尊貴的身份,反而全身心投入到京劇演出中。
可見他對于京劇以及戲曲藝術(shù)的癡迷,更可以看出他的見解已經(jīng)超越了同時代的人,帶有現(xiàn)代人那種“職業(yè)不分高低貴賤”的理念,實在令人佩服啊。
第2位,某位不知名京劇演員。這位演員乃是八旗子弟出身,卻和德珺如一樣,投身戲曲事業(yè)。不久,他有了繼承自己家族爵位的機會,但是因為他是唱戲的,所以沒法繼承爵位。
有人勸他說:“你應(yīng)該停止唱戲,然后做一份正經(jīng)事情,這樣或許可以獲得爵位。”
這位演員反問道:“奇怪了,為什么一定要放棄唱戲而謀求爵位呢?”
別人也覺得很納悶:“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唱戲是低賤的職業(yè),爵位是榮耀的名聲。放棄低賤的去獲取榮耀的,本來是人之常情?!?/p>
這位戲曲演員笑著說:“你不懂戲曲的魅力。我為自己是演唱藝人而感到榮幸,不覺得污辱下賤。我演戲,上可以演皇帝,下也不失為扮演將軍大臣,還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別人說:“你太傻了,演戲都是傻的啊?!?/p>
戲曲演員笑著說:“你以為襲爵的榮耀就是真的嗎?或許爵位還沒來得及享受,第二天就被罷免了?!?/p>
都說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又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边@位演員看得很通透,人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秋涼,又有幾個人真正逍遙快活呢?別人認(rèn)為演戲是低賤的事情,而他卻堅持著這項事業(yè),認(rèn)為是無比快樂、無比尊貴的事情,這樣對待戲曲的態(tài)度,真是令人感動啊。
第3位,程長庚。程長庚是第一代京劇大師,與四喜班的張二奎、春臺班的余三勝并稱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長庚為京劇藝術(shù)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徽班領(lǐng)袖”、“京劇鼻祖”、“京劇之父”等。
程長庚雖然以善唱老生在梨園聞名,實則各種角色無不擅長。有一次,程長庚與唱青衣的喜祿發(fā)生了矛盾。馬上要演出了,但是喜祿故意不來。
青衣不到,這出戲沒法唱了,戲班老板勸程長庚改換別的劇目。程長庚說:“這樣吧,我們先派人去催她?!比伺沙鋈チ艘欢螘r間,喜祿仍然不來。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逼近演出時間了,戲班老板又來請程長庚改換劇目。程長庚說:“可以再等她一會兒?!?/p>
戲班老板急得差點發(fā)瘋,非常無奈說:“時間已經(jīng)很緊迫了,如果拖延下去,我們無法向觀眾交代啊?!?/p>
程長庚大笑說:“喜祿果真不來的話,自有人頂替她出場,又何必改換劇目呢?你為何這么憂慮???放寬心,淡定點?!?/p>
待到戲開場時,老板簡直要哭了,這下全完了!沒想到,程長庚居然自己扮演起了青衣,揭簾而出。場內(nèi)看戲的觀眾無不驚訝,但是沒一會兒,就被程長庚給折服了。
程長庚不但聲調(diào)婉轉(zhuǎn),板眼穩(wěn)合,而且身段臺步,也都婀娜多姿,儼然是一個絕妙的青衣。觀眾們紛紛鼓掌,拍案叫絕。
等唱完戲,大家都爭先恐后詢問程長庚:“你是唱老生的,何時學(xué)的青衣,竟然神妙到這種地步,幾乎蓋過了著名的青衣喜祿?!?/p>
程長庚回答說:“既然身為戲班的班主,那么生、旦、凈、末、丑都必須一一學(xué)習(xí),缺少哪一樣都不行。否則,就難免受人挾制了。我若無此本領(lǐng),又怎敢主持三慶部呢。”眾人聽罷都嘆服。
到了晚年,程長庚晚年登臺演唱時,因為身體不行了,必須要好幾個人在后面攙扶著。盡管如此,程長庚的聲音依然非常清亮,斟字酌句,板眼清晰。
可見,程長庚對于戲曲事業(yè)是很熱愛的,是非常敬業(yè)的,完全不像當(dāng)時某些演員略有一點名聲,就偷聲減字,敷衍從事,更不像現(xiàn)在演藝圈的一些演員連臺詞都不背了,只是數(shù)“12345”完成任務(wù)。
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知道,程長庚之所以名滿梨園,實在是有真本事,而并非浪得虛名。而程長庚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與他對戲曲的熱愛,對戲曲的鉆研是分不開的。如今想起 程長庚,真是遙想風(fēng)華,感動無比啊。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tǒng)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guān)注小編,多多分享小編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