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過一副千古絕對:“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p>
之所以稱為絕對,是因為上聯(lián)太絕了,千百年來都沒有一個完美的下聯(lián)。
很多人對這個“印月井,印月影”的下聯(lián)并不滿意,進行了不少新的嘗試,比如“賽詩臺,賽詩才,賽詩臺中賽詩才,詩臺絕世,詩才絕世。”
再比如“大佛山,大佛像,大佛山中大佛像,佛山萬載,佛像萬載。”
但這些下聯(lián)都沒有“印月井,印月影”那般被公認,更別提和上聯(lián)“望江樓,望江流”旗鼓相當。
其實我認為,上聯(lián)之所以精彩,不只是在文字之中,也是因為文字之外有情韻。
別的地方說“江樓千古,江流千古”,感覺只是一種夸張,只是一種夸大。唯有望江樓才當?shù)闷疬@“千古”兩字。
望江樓,位于四川成都望江樓公園內(nèi)。望江樓公園位于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主要建筑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云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
而望江樓之所以有別于普通的建筑,乃是因為它與唐代女詩人薛濤有著非比尋常的關(guān)系。
薛濤被譽為“掃眉才子”,詩人王建有《寄蜀中薛濤校書》詩曰:“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保ù嗽姷淖髡哂姓f是“胡曾”的。)
萬里橋是成都歷史上著名的古橋,萬里橋邊女校書,足見薛濤與成都的姻緣。不過,薛濤并非成都本地人,她小時候隨著父親從京城長安來到了成都。
因為父親去世,生計無著,薛濤加入了樂籍,成都也成為薛濤真正的故鄉(xiāng)。
薛濤憑借詩才與美貌,得到了劍南西川節(jié)度韋皋的寵愛,更擔任了“校書郎”。
但是薛濤后來因為收受賄賂而被發(fā)配松州,過了一段凄凄涼涼的日子。然后,她脫去樂籍,退居在成都浣花溪邊。
薛濤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成為了文人津津樂道的薛濤箋。
人到中年的薛濤,卻還渴望著愛情,又與大才子元稹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薛濤曾經(jīng)寫詩給元稹說:“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p>
薛濤還有寫給元稹的《寄遠》:“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p>
詩的意思是說:“詩到了元稹你手上的時候,已經(jīng)是荷花凋零了。你拆開我的信,看到的全是我的憂愁,我這個閨房中的女人不懂打仗的事,可每逢月兒高升以后,我總要到望夫樓去遠遠地望著你。”
這首詩把薛濤內(nèi)心中熾烈的爰戀,深切的纏綿,都表達得淋漓盡致,千年后依舊讓人感動。
薛濤對于元稹寄予了深厚的感情,期待與元稹長長久久,雙宿雙飛。
但是元稹最終還是辜負了自己“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癡情形象,最終還是辜負了薛濤。
最終,薛濤穿上了道袍,成為了一名女冠(女道士)。唐代著名女詩人、女才子大多與“女冠”離不開關(guān)系,譬如李冶、薛濤都是女冠。就連許多公主也都是女冠。
之所以女冠多詩人,一個原因是女冠的身份提供了便利,提供了突破常規(guī)的契機,讓女子更加“放得開”。
而薛濤似乎有些不同,她前半生是放得開,而成為女冠,反而是收緊了心緒。
再然后,薛濤離開了人間。可是掃眉才子與女校書的美名,始終留在人間,留在代代文人的筆墨里,留在市井百姓的笑談中。
薛濤的名聲始終不滅,終于,望江樓建起來了,那的確是“江樓千古,江流千古”了。而薛濤也成為了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成為了成都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名片。
薛濤雖然出身不好,卻因為才華橫溢,在很多人心目中足以與大詩人杜甫并列而無愧色。特別是在成都,薛濤與杜甫交相輝映,引得人們駐足思考,品味成都文化內(nèi)涵。
有人寫對聯(lián)懷念薛濤:“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欄,占一樓煙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古井,指的是薛濤井。上聯(lián)化用了王建的詩句。而下聯(lián)用杜甫草堂來襯托望江樓,襯托薛濤的才學(xué)。
雖然薛濤的詩歌在質(zhì)量上無法與杜甫相提并論,但是對聯(lián)作者巧妙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通過類比法,凸顯了薛濤的文采,讓后人無限追思。
后人來到望江樓,想起千年前薛濤的往事,總是有太多感慨。譬如陶亮生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少陵茅屋,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飾崇麗,蕩漪瀾,系客垂楊歌小雅;元相詩篇,韋公奏牘,總是關(guān)心則一,思賢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續(xù)離騷。”
上聯(lián)認為,望江樓與杜甫草堂、武侯祠三者都是成都的文化名片,令人流連忘返。下聯(lián)則是說懷念薛濤的才華,說薛濤被元稹和韋皋看重,是女詩人中的驕傲,也感嘆著薛濤的悲劇結(jié)局。
薛濤能夠在眾多女子中脫穎而出,能夠在詩人輩出的唐代留下聲名,這是幸運,讓人為她慶幸。然而,薛濤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悲劇,卻是凄苦,又讓人為之遺憾。
尤其是風(fēng)雨之中,來到望江樓,感受愁思如雨,懷念薛濤往事,心境都在朦朧煙雨中。
在望江樓,我們可以看到一副 很長的對聯(lián),賞景懷古,氣象萬千:“幾層樓獨撐東西峰,統(tǒng)近水遙山,供張畫譜。聚蔥嶺雪,散白河煙,烘丹景霞,染青衣霧。時而詩人吊古,時而猛士籌邊。最可憐花蕊飄零,早埋了春閨寶鏡。枇杷寂寞,空留著綠野香墳。對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總貪迷醉夢鄉(xiāng)中。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
千年事屢換西川局,盡鴻篇巨制,裝演英雄。躍岡上龍,殞坡前鳳,臥關(guān)下虎,鳴井底蛙。忽然鐵馬金戈,忽然銀笙玉笛。倒不若長歌短賦,拋撒些閑恨閑愁。曲檻回廊,消受得好風(fēng)好雨。嗟予蹙蹙,四海無歸。跳死猢猻,終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塊云,是我的天?”
稍微解釋一下,這個寫望江樓的對聯(lián)一共 210 字,比號稱“天下第一長聯(lián)”的云南大觀樓長聯(lián)字數(shù)還要多。作者則是清末人鐘云舫。
當然,作者不只是寫了薛濤一人和望江樓一樓,而是寫了四川的眾多景色和成都的眾多歷史。
登樓猛士籌邊,指的是唐代李德裕在四川修建籌邊樓?!白羁蓱z花蕊飄零”指的是后蜀主孟昶時期的花蕊夫人,同樣是四川的典故。
至于“枇杷寂寞”則是薛濤和望江樓的典故了,指的乃是唐代女詩人薛濤。薛濤曾經(jīng)在望江樓汲取井水,手制詩箋,為望江樓增添了美人香影?!拌凌思拍眲t出自王建那首詩。
下聯(lián)則是以緬懷成都歷史上的英雄豪氣為主。“躍崗上龍,殞坡前鳳”是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龐統(tǒng),兩人合稱臥龍鳳雛,皆為一代名士。
關(guān)下虎,是指北魏時的李崇,所向摧破,屢平邊患,號曰“臥虎”。
井底蛙,指東漢初年公孫述。公孫述曾經(jīng)割據(jù)成都而稱帝,名將馬援曾經(jīng)在公孫述手下做事。馬援在投劉秀之前,曾把公孫述的所作所為稱為井底之蛙。
在感懷了歷史后,作者更想到了清末的衰敗與無能,痛苦萬分,發(fā)出一聲“嗟予蹙蹙,四海無歸”的嗟嘆,更發(fā)出了“哪一塊云,是我的天”的無奈悲鳴,可謂情真意切,相當感人。
于是,薛濤與望江樓,便有了更多的意義。歷史本來也就是當代,與現(xiàn)在的每一刻息息相關(guān)的。
我們前去望江樓,仿佛也想起了薛濤,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往事,不由感嘆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